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赵鸿飞通讯员黄祚峰何跃
“半年没打呼了,现在一切正常,不敢相信‘毫发无伤’地就切掉了这个鸡蛋大的肿瘤。”近日,刘先生(化名)在华中医院(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复查时激动地说。
原来,半年前,刘先生(化名)因打呼严重被查出一个“鸡蛋大”的咽旁颅底肿瘤,在医院耳鼻咽喉科李烁主任医师团队的帮助下,从嘴巴入口成功切除了肿瘤,避免了在脸上留下疤痕,保住了容颜。
发现鸡蛋大肿瘤,要劈开下巴做手术?
刘先生因为总被老婆抱怨“睡觉打呼噜越来越严重,吵得根本睡不着”,医院就医检查,结果吓了他一跳。
检查发现,刘先生口中右侧软腭隆起明显,影响到咽喉通气。拍片后才看到,原来右侧咽旁颅底长了一颗4.5*5.5*6.2cm大的咽旁间隙肿瘤,这颗肿瘤比鸡蛋还大,怪不得刘先生打呼这么严重。
虽然检查结果是阳性的,但是肿瘤已经压迫到周围大血管和神经了,必须尽快手术切除。
这么大的肿瘤该怎么切?由于咽旁间隙位置特殊,上起颅底、下至舌骨,位置深,解剖关系复杂,手术难度一般较高。
医院提供的治疗方案,需要劈开下巴,把脸掀开做手术,这样才能完整暴露切除肿物,方便肿瘤切除。不过,因为手术创伤比较大,出血也较多,术后恢复期较长,还会在脸上留下很大的疤痕。
“难道以后脸上都要留下一个大刀疤?”听完之后,刘先生觉得“不寒而栗”,医生提出的这种方案让他的心情一度非常低落。
为了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刘先生和家人又四处打听,最终打听到医院耳鼻咽喉科有微创手术方案,可以在内镜下将肿瘤切除,只需在嘴巴内切口即可,无需“毁容”。
刘先生来到耳鼻咽喉科李烁主任医师的门诊。在体查和详细查阅他的影像资料后,李烁判断,刘先生的肿瘤可以经口在内镜下切除,但是由于肿瘤体积较大,位置深,手术风险明显增加。
“切除肿瘤就像在悬崖峭壁上舞剑,一不小心将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因为肿瘤压迫了或毗邻头颈的主要供血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类似颈内动脉这样的血管一旦破裂出血,将有致死风险。”李烁说。
多学科协作,鸡蛋大肿瘤从口腔取出
李烁团队深入研究了患者的肿瘤影像,并邀请神经介入、口腔颌面、影像、麻醉等多个科室会诊,准备携手打下这场硬战。会诊讨论了手术路径、风险及预备方案,尤其是万一术中出现大出血的情况,要做好栓塞单侧颈内动脉准备。为此,神经介入科提前进行了患侧颈内动脉球囊闭塞试验。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刘先生的手术在DSA(脑血管造影)护航的复合手术室小心翼翼地进行。由李烁主刀,团队另外4名医生协助,通过内镜在患者口腔黏膜上切开一个4cm左右的开口,再经层层分离,最终全程历经近4小时把鸡蛋大的肿瘤完整干净切除。
手术很顺利,没有损伤重要的神经和血管,术前预想的多种风险也都没有发生。
术后,刘先生除了软腭旁切口处有些疼痛,无其他不适。1周后,刘先生就痊愈出院了。刘先生在术后3个月、半年时均来院复查,检查见肿瘤切除完全,未见复发。
“现在从外面一点也看不出来做过手术,幸亏找到了你们!”6个月过去,本以为要“破相”的刘先生及其家人对耳鼻喉科非常感激。
李烁介绍,一方面咽旁间隙位置特殊,手术难度高。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位置隐匿且肿瘤生长缓慢,早期通常不会有明显的症状。等到对周围的组织、血管及神经造成压迫时才发现,肿瘤已比较大,手术难度也会明显升高。
传统手术为了良好的暴露视野,多采用下颌骨劈开、经腮腺、经颈部等单独或联合入路方案,这些手术方式均存在损伤大、恢复慢、引起面瘫、面部疤痕等后果。经口内镜将肿瘤切除利用了内镜独有的微创优势,损伤小、恢复快,视野清晰,避免了下颌骨升支切断后咬颌异常、面颊麻木、痛觉和触觉减退或消失等并发症,同时能保住患者一生的“面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