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成功完成肇庆首例无碘造影剂肝内血

时间:2022-7-21 17:59:44 来源:腮腺血管瘤

近日,我院成功为一名碘造影剂过敏性休克患者实施我市首例无碘造影剂肝内血管瘤介入栓塞术,解除了患者的疾病困扰。

45岁的张女士,今年6月份参加单位组织的健康体检时,发现自己肝部长了一个拳头大小的肿物。为此,她焦虑万分,每天茶饭不思、彻夜难眠,惶恐不安,严重影响了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在朋友的介绍下,张女士慕名来到我院肿瘤内、综合科就诊。接诊医生详细了解病情,予完善相关检查并行CT上腹部增强造影,造影刚刚结束,张女士突然出现心悸、气促、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全身红斑、呼之不应等造影剂碘过敏现象,考虑患者出现造影剂过敏性休克,迅速给予相关急救处理,患者症状缓解,安返病房。

CT结果示:肝右前叶上段见一团块状稍低密度影,大小约63*58*58mm。结合临床实际及辅助检查结果,诊断张女士为:肝内血管瘤。肝内血管瘤虽为良性,但瘤体直径已超过5cm,有手术指征,且若随着瘤体增大,会对周围组织造成压迫,肝脏张力增加,导致肝血管瘤破裂出血。因张女士有使用碘造影剂过敏性休克史,于是,为了制定最佳手术治疗方案,肿瘤科学科带头人陈广幸主任医师组织肿瘤放疗科,肿瘤内、综合科,重症医学科、影像科、介入科对张女士的病情进行反复研究讨论。大家一致认为,随着介入技术的进步,介入治疗已成为肝血管瘤最重要治疗方式。传统开刀手术创伤大,出血多,对肝脏损伤较大,且影响女性腹部皮肤美观。而微创介入手术不用开刀,创伤小,可避开正常肝脏供血血管,在治疗肿瘤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护正常肝脏组织,且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因此,大家一致认为应采取肝血管瘤介入栓塞治疗。

考虑患者曾有严重碘过敏史,而无碘造影血管显影不清晰,定位难,如何在术中不使用碘造影剂,又能保证造影质量,顺利完成手术。这对介入团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攻坚难题。经充分讨论和论证后,介入科梁威飘和邱国时提出采用磁共振增强中不含碘的钆喷酸葡胺造影剂。制定周密的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与患者及家属详细交待病情并取得同意后,由梁威飘和邱国时为患者行肝动脉造影和肝肿瘤供血血管超选择造影及栓塞术。因钆喷酸葡胺造影剂用量有限,且整体图像质量比碘造影剂差,对医生的介入技术水平要求高,难度大。为了精准定位,顺利实施手术,术中医生采用手动减影造影操作,克服了术中血管显影不清和定位不准的难题,凭借过硬的临床微创介入手术经验和血管导管技术,仅用约20余毫升钆喷酸葡胺造影剂即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患者无任何不适,安返病房。一周后顺利出院。

无碘造影剂肝内血管瘤介入栓塞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院微创介入治疗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我院介入科成立20余年,除开展各类心脑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外,常规开展各器官恶性肿瘤的灌注化疗栓塞术,各类管腔和胆道支架置入术,血管狭窄扩张成形术,外周动脉静脉血栓取栓、溶栓术,血管滤器置入、取出术,肝硬化门脉高压门腔静脉分流术,肠道内涵管置入术,子宫肌瘤血管栓塞术,高危妊娠髂内动脉球囊封堵术,胎盘异位子宫动脉栓塞术,外伤、术后各器官破裂、大出血动脉栓塞术,大血管、心脏内异物取出术等。为临床各科解决了“后顾之忧”,为各类介入治疗提供了安全保障,深得医患双方的信赖与好评。

来源:介入科编辑:院办

往期回顾

7月25日,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科专家莅临我院坐诊,开始预约啦!

7月25日,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不孕医院坐诊,预约从速!

提醒!夏天这样戴口罩,无效!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lvm.com/jbby/13911.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