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欣免疫功能紊乱致癌理论与实践病案总结
昆明医院冷天朝
从年8月16日至年8月27日三年内在昆明医院中医科共治疗在案癌症病例例。其中低分化癌例;中低分化癌例。中分化癌34例;中高分化癌21例;高分化癌2例;未分化癌14例;未确定分化类型例。
临床治疗统计,肺癌例;肝癌例;乳腺癌86例;直肠癌86例;结肠癌55例;淋巴癌45例;胃癌40例;卵巢癌39例;胰腺癌36例;宫颈癌34例;脑癌33例;骨癌32例;鼻咽癌27例;膀胱癌22例;甲状腺癌20例;胆囊癌16例;肾癌13例;子宫癌13例;白血病7例;其它癌90例。其医院放弃治疗的晚期癌症患者。
癌症即为肿瘤,我国古代即有记载,殷墟甲骨文载有“瘤”的病名,《内经》多次提到它。金元医典《卫济宝书》称为嵒(癌),《丹溪心法》称乳房肿瘤为“乳岩”(癌)。据媒体报导:我国癌症死亡率已上升到世界第一位,每年死于癌症的患者万,。每年肿瘤发病为万。年4月3日,联合国预测到年,全球每年死于癌症人数将达到万,国际癌症研究专家指出年,癌症患者总人数达到万。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恶化,癌症像瘟疫一样席卷五大洲。迄今尚未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俗称“绝症”。年4月5日路透社披露“许多专家认为,手术、化疗或放射疗法可导致癌细胞扩散。美国研究人员说,他们已找到其中一个原因,即一种被称为TGF—B(转化生长因子—2)的化合物,对老鼠试验结果显示,用化疗药物或放射疗法,会提高TGF—B含量,从而反过来帮助乳腺癌细胞向肺部扩散,研究人员还在报告中说:抗癌疗法可导致癌细胞复活和生长这一现象,已得到普遍认可;放射疗法,化疗和手术都会导致肿瘤复发。”
陈欣医生接诊的癌症患者,医院手术切除和化、放疗后,癌细胞转移复发,医院束手无策情况下,才来我院接受中草药免疫疗法的晚期癌症患者。说明在癌症面前主流医学的无奈。其根本原因在于治疗从局部入手,直接针对癌症灶,没有从整体和根本上解决滋生癌症的土埌和病因。没有从调节免疫功能紊乱,恢复机体免疫机制入手,所造成的恶果。正当主流医学在癌症面前处于被动局面时,陈欣医生历时30多年苦心研究,以身试验药,二十多次中毒急救,在传统中医的“整体观”和“天人合一”“五行制化”理论指导下,创立了诊治癌症的“免疫功能紊乱防治学说”与“早期诊断,预防,保健治疗为一体的诊治癌症的《阴阳平调散》”,给癌症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和康复的曙光。以下病例总结将充分证明这一点。
如前述,癌症死亡率所以居高不下,原因是主流医学无法预防癌症及无法早期诊断癌症,更谈不上有效的治疗和控制癌发展,当用CT,核磁共振等现代化检测手段诊断出癌症时,患者病情往往已进入发展的中晚期。在加上治疗的无耐错误和不得力,人们只有“望癌”生畏,视癌为“绝症”了!
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是现时最迫切,关系国际民生的大事,如何有效地预防癌症,如何早期诊断癌症,早期治疗是避免癌症患者过早死亡,家破人亡和国家巨额经济损失的重大问题!陈欣医生研制的“阴阳平调散”能调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恢复五脏六腑功能和正常气血升降,当药物约1-2周起作用时,各种执行防御功能的物质功能日趋恢复正常,开始抑制清除癌症灶及被癌细胞侵蚀的组织,此时,由于邪正交争激烈,会出现系列有效性规律反应和症状,如周身酸软,疼痛加重,腹泄出汗,起荨麻诊样变化以及发炎膨胀过程,所引起的病灶肿大等。无病或病轻时,无症状或症状很快消失。掌握这种服药后有无出现规律性症状的反应,就可早期诊断癌症。年据《埃菲社华盛顿11月19日电》英国科学家发现:在正常的环境下,免疫系统会在发病或创伤部位周围制造炎症,但是如果肿瘤出现,各种细胞组织会中和这一炎症,导致肿瘤无法被发现,并阻碍免疫系统为抵抗肿瘤而发起的进攻。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科学家发现,T细胞可以还原负责引发炎症的巨噬细胞的功能。T细胞控制着免疫系统,因此它对外部刺激不会有反应,只会在真正严重的创伤发生时起作用,该研究负责人利奥妮·塔姆指出,在肿瘤出现时,T细胞便产生了抗炎症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当炎症反应被抵消时,肿瘤就无法通过免疫系统的检测来发现了,于是医生就会作出无肿瘤的诊断。塔姆又说:我们希望利用关于T细胞和巨噬细胞功能的这一新发现,找到治疗肿瘤的更加有效的方法。而陈欣医生研制的阴阳平调散,恰恰就能在早期引起癌症灶的发炎膨胀,能在早期就出现有效性规律反应。集早期诊断和治疗为一体,这是中草药药理诊断和治疗的创举,解决了早期诊治癌症的科技难题,是对医学的一大贡献。有关这方面的更深入研究我们正在进行中。
随着治疗的进展和机体的康复,有效性规律反应就逐渐消失,血常规恢复正常,患者能吃能睡,精神好,感冒少。而健康人服用阴阳平调散,则不会出现有效性规律反应,会感觉精神倍增,精力充沛,也少感冒。因此在总结病例里,其有效率和治愈率不可能按西医或西医化的中医标准来制定,另方面来就诊的患者多数是经西医手术放化疗又复发转移的晚期患者。因此如何判断“免疫功能紊乱防治法”和“阴阳平调散”诊治癌症的有效率和治愈率,这是目前摆在中西医两大医疗保健体系面前的新问题。西医的检测手段只看局部癌症灶形态的变化,而早期肿瘤又无法通过免疫系统的检测来发现(前塔姆述)。西医不立足于活的人,不考虑癌症患者机体整体逐渐恶化的环境,是造成癌发生的根本原因。因此年12月2日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文章指出,“当一位肺癌患者出现癌转移至其他器官时,从原发癌被诊断出后,存活5年的机率为3%。”癌症患者多么悲惨的境遇!这意味着97%的患者五年内都得死亡。同时这个5年存活几率仅为3%,也说明西医是治不好癌症,治好的判断标准只是存活期限的长短而已。陈欣医生的患者绝大多数是晚期癌症患者,难道他们也要面临同样的命运吗?
正如陈欣医生所指出的:癌症灶形态变化背后的本质一般分两种,一是病情发展,二是接受“阴阳平调散”免疫调节法治疗后,病情好转或痊癒,其判断标准是依据与病灶变化相对应的红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正常值的升降。治疗时,随着各种癌细胞分化类型的不同,会出现一系列不同的有效性规律反应和症状。如高分化,中高分化,中分化,中低分化癌共同的特点。浑身酸软无力,不同程度地出现痰血或便血并伴随脱落的坏死组织,不同之处在于疼痛的剧烈程度各不相同。
低分化和未分化癌的共同特点是:浑身酸软无力,疼痛普遍较为轻微,并且不出现痰、便血现象;不同的特点是:低分化癌会出现遍身或局部发痒,出现麻疹样颗粒和不同程度的腹泻、出汗的排毒反应。而未分化癌则不会出现类似情况。”
从病灶形态大小变化来观察比较分析各分化类型癌无论分化如何,都要经历发炎膨胀过程,不同点在于:高分化,中高分化,中分化,中低分化癌在病灶发炎膨胀后出现溃烂,变成脓血逐步排出体外,而低分化癌则在发炎,膨胀的过程后逐步坏死或消失。
总之在治疗过程或治疗进入康复期,病灶形态变化各有千秋。如脓血排出后在磁共振成像下形态出现空洞长期存在。或增大或缩小或无踪影,判断这些形态变化的性质标准依然是血常规指标,即血常规。指标在正常值的中线上下浮动渐至稳中有升,则可判断肿瘤细胞正逐步死亡。病人正逐步走向康复,反之则患者已进入生命的终结时期。
如富民县大营镇东元办事处新桥村的唐秀英,05年3月1日医院确诊肝右叶11.3×11.4cm大小肝癌,右胸壁附生脂肪瘤,医院判断仅能生存两个月。05年3月5日开始接受陈欣医生的治疗,用陈药10天后,腹部饱胀疼痛减轻,饮食明显好转,遍身出现麻疹样颗粒,奇痒难耐。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已可下地劳动,下田插秧。05年8月基本康复,继续巩固治疗半年后停止用药。07年10月8医院复查:肿块大小:12×9×8cm,结论:肝右叶巨大占位,考虑肝血管瘤,肝脏多发小囊肿。患者至今健康如常。另一患者永善县黄华镇杨辉,被县、医院以及省有关专家确诊为周围型晚期肺癌的患者肿块约为4.79×6.56cm占10mm层厚6层,……右肺上叶后段支气管阻塞中断。”05年10月31日开始服陈欣医生的药。11月25日复诊,CT查实肿块形状:“……高密度影CT值为44Hu,大小在最大层面为4.28×3.24cm支气管阻塞中断未见。06年8月2医院进行第五次CT复查:“肺部炎症几乎消除,肿瘤肿块已分化成仅黄豆般大小两颗。”患者至今健康如常。
这就是免疫调节法诊治癌症出现的一些新变化的情况。完全不能用西医的常识来理解和处理,否则将贻误病情,造成的恶果将无法挽回。
由于各类分化癌出现有效性规律反应,是在调整免疫功能紊乱过程中出现,是机体免疫功能逐渐恢复,免疫物质(如T细胞,巨噬细胞)为抵抗肿瘤而发起进攻出现的外在症状表现,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病情严重程度能否承受有效性规律反应,能否按照既定治疗方案度过3-5个月的风险期,这是患者能否进入康复期的关键问题。故综上所述,对于免疫功能紊乱调节法诊治癌症的有效性和治愈标准暂定为:
一、服药二小时后,心率开始发生变化,或上升、或下降,一周内处于上下波动态势。一周后,一般病人心率逐步趋于稳定。癌症病人心率依据分化程度及病情轻重的不同或持续上升,或逐步稳定,或升至某一特定值后开始下降。当达到正常人水平,并且左、右脉搏搏动频率一致时即为癌症康复的脉相。
二、服药一周至半月出现各种分化癌特有的规律反应为有效(极少数患者3-6月出现)。
三、痊癒标准为以下几点:
⒈有效性规律反应消失半年以上。
⒉患者基本体能恢复正常,能吃,能睡,能正常劳动和恢复工作。
⒊血常规,肿瘤指标(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糖抗原)检查正常3-6个月以上。
⒋肿瘤消失或钙化;变大或缩小,但性质改变,如:西医检测为癌,治疗后复查变为血管瘤,肌瘤,假瘤等良性肿瘤。
5.心率恢复正常且左右手脉搏平衡。
在接诊的例癌症患者中,其中2例早期早期癌症2例已经治愈,医院确诊或放弃治疗的晚期癌症患者。晚期癌症患者中大部份病势较重没有复诊,度过5个月治疗风险期的有例,在度过风险期的例患者中,治愈86例,现在仍在治疗的有2例,1例乳腺癌(带瘤生存至今),1例脊索瘤。27例放弃治疗或死亡。治愈的88例中,肺癌26例、肝癌12例、乳癌9例、直肠癌6例、脑癌5例、子宫癌4例、淋巴癌3例、结肠癌2例、胃癌2例、卵巢癌3例、肾癌2例、腮腺癌1例、鼻咽癌3例、骨癌1例、胰腺癌2例、神经源性肿瘤1例、白血病1例声带癌1例皮肤癌1例神经母细胞瘤1例
其中一例已于治愈后5年正常死亡,享年83岁,其余87例经回访确定仍健康生活。
结论:陈欣运用“免疫功能紊乱防治学说”指导其应用阴阳平调散治疗癌症,疗效比西医主流医学显著。临床实践证明:由于手术、放化治疗及滥用抗生素,中低分化和低分化癌发病率越来越高,从接诊的例晚期癌症患者的统计中也可显示,低分化和中低分化癌共例占总数的84%。另外病人病理资料显示:随着手术、放化疗的反复进行,癌细胞的分化有由较高分化向较低分化发展的趋势。由于低分化和中低分化癌易转移,西医束手无策,而免疫调节法的优势是不怕转移。根据中医辩证论治,这两种癌多为寒湿、湿热毒邪为患。对此陈欣已有规范化的诊治手段便于学习、运用、推广。
尽管免疫调节法能调整机体内环境恶化,纠正免疫功能紊乱,恢复机体免疫机制。但是治愈后的癌症患者要有效的预防癌症复发,除本人提高自身健康意识,改变不良饮食、生活习惯外还有本人所不能主宰,也不是免疫调节法所能决定的根本因素,这就是一个社会医学问题。生态环境的破坏,大气污染,药物污染、生活工作压力加重等诸因素,随时都可能导致机体内环境恶化,免疫系统功能再次出现紊乱而致癌。因此要从根本上预防癌症发生,就必须综合治理,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各国政府所面临的严峻问题,不仅仅是医学问题。
年2月17日
之后治疗之病例因连续的三次查抄事件导致部分资料遗失,和其他原因未作统计。当然,以后会对更长时间和更多的病例做分析和总结的,届时再另行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