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混合瘤

时间:2016-11-23 15:16:21 来源:腮腺血管瘤

全视下逆行法面神经解剖术切除腮腺混合瘤

王志军,王娜,陈灿,田红军,刘志刚,张晨,高景恒

Facialnervedissection;Retrogrademethod;Mixedtumorofparotidgland

对腮腺混合瘤的治疗通常采取手术治疗,即将肿瘤及部分或全部腮腺切除。手术操作的关键点和难点旨在保护面神经分支的“面神经解剖术”。30多年来,这种技术的进展不大。通常意义上的改进,是不同学者采取不同分支作为寻找面神经其他分支的突破口。总的来讲,国外学者多数采用从主干到分支的顺行法,国内学者多采用从分支到主干的逆行法。在逆行法中,有的从颊支开始,有的从颧支开始,有的从颈支开始,还有的以腮腺导管为线索,寻找其他分支。多数学者认为是由解剖寻找时的难易程度决定的,即先寻找解剖容易的分支或主干,并以此为线索,再解剖寻找不容易找到的分支或主干。保留面神经的腮腺与肿瘤切除术,是治疗腮腺肿瘤的经典方法。但是,术后易并发暂时性、永久性面神经损伤的面瘫。因此,如何降低术后并发面瘫的发生率,是腮腺混合瘤切除面神经解剖术需要改进的关键性问题。

解剖学观察

新鲜尸头20侧,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面神经腮腺外分支的形态学见文献。①面神经各颞支出腮腺上缘进入颞区后,各神经支有亮黄色的脂肪包裹,此层结构即颞中筋膜。

②面神经各颧支在腮腺前缘浅出后,在颧弓下前行,一般位于咬肌筋膜间。菲薄的咬肌筋膜浅面是SMAS的腱膜性部分,多数情况下,此处有薄层脂肪分隔SMAS和咬肌筋膜。③面神经颊支与咬肌筋膜的关系有两种情况:颊支位于筋膜的深面至咬肌前缘时,穿出到达颊脂肪垫浅面(65%);颊支位于筋膜间,在咬肌中、前带时陆续浅出到SMAS深面。④面血管后方的下颌缘支均有厚韧的咬肌筋膜覆盖,咬肌筋膜与SMAS之间尚有薄层脂肪间隔。

⑤面神经颈支刚浅出腮腺的一段距离是垂直下降,浅面与颈阔肌之间有薄层疏松结缔组织。越过面前静脉的浅面,斜向前下到达颌下腺鞘膜与颈阔肌之间。综上,颞支在颞中筋膜内走行(图1a),颧、颊、下颌缘支在咬肌筋膜内或咬肌筋膜下走行(图1b)。

手术操作

麻醉与切口

多数采用气管插管下全身麻醉,个别年轻体壮者酌情选用肿胀技术(tumescenttechnique)行局部麻醉。切口:完全按照颞面颈部除皱术的切口,即颞发际内弧形切口向下续耳屏或耳屏后,绕过耳垂,沿耳后沟内转向枕发际线。

皮肤瓣分离

切开后在皮下潜行锐性分离。耳屏向前分离约7.0cm,颈部距耳垂向下分离约6.5cm。

SMAS瓣分离

沿颧弓下缘横行切开SMAS,耳屏与耳垂前缘向下垂直切开SMAS直至耳垂下约6.5cm处。SMAS颈阔肌下分离:腮腺筋膜浅面锐性分离,咬肌筋膜浅面行钝性分离;向前至咬肌前缘,向下至下颌角、下颌缘下3~4cm处。分离毕,形成一完整的SMAS颈阔肌大瓣。

面神经各分支辨识

本组多数患者(24/28,85.7%)在SMAS颈阔肌瓣分离掀起后,隔着半透明的咬肌筋膜隐约见到颧支、颊支、下颌缘支(图2a)。约有半数患者存在副腮腺,这部分患者的颧支无法见到。少数患者(4/28,14.3%)因咬肌筋膜较厚或者筋膜表面的脂肪略多,须稍作分离即可完全暴露上述神经支。在腮腺下极、SMAS颈阔肌瓣的深面,稍作分离即可暴露颈支。

本组绝大部分腮腺混合瘤位于腮腺浅叶的中、下部(25/28,89.3%),所以未做颞支分离暴露。有3例(10.7%)的肿瘤位于腮腺浅叶上部,故须分离显露面神经颞支。沿SMAS瓣横切口向上分离颞浅筋膜瓣(致密结缔组织),暴露颞中筋膜(亮黄色的脂肪),在颞中筋膜中,很容易找到3~5支的面神经颞支。

面神经解剖术

即经典的保留面神经的混合瘤+浅叶切除术。因所有的神经支已清晰地暴露分离,所以很容易进行逆行法面神经解剖,顺势将含有肿瘤的腮腺浅叶切除。术中应特别注意保护耳颞神经(在颞浅筋膜浅面,颞浅静脉后方),并特别注意“无瘤术原则”。腮腺切面密集缝扎,并以电凝器电凝腮腺创面。

SMAS-颈阔肌瓣

折叠填充即缺损凹陷修复技术。将SMAS颈阔肌瓣向后上方提紧,平均有3.0cm左右的多余组织瓣。将其向深面折叠,稍作修整,可完全填充修复腮腺区的凹陷缺损,并紧密覆盖腮腺的创面(图2b)。皮肤瓣缝合,加压包扎。酌情留置引流。

4结果

本组患者28例,1例术后面神经颧支损伤(3.6%),于术后3个月时恢复;2例术后并发涎腺瘘(7.1%),分别在术后1、2周时治愈。术中冰冻病理结果与术后石蜡切片病理结果完全相符,均为“腮腺混合瘤(多形性腺瘤,图3)”。25例患者获随访3~12个月(图4,5),无耳颞综合征发生,无复发。

图1面神经颞支a.解剖图:将颞浅筋膜SMAS(S)向前分离掀起后,显示亮黄色的脂肪,即为颞中筋膜(M)。将其分离切除,即可见面神经颞支(箭头示)组织切片:S为颞浅筋膜SMAS,M为颞中筋膜,箭头示面神经颞支b.L为耳垂,P为腮腺,smas为分离后向前翻起的SMAS瓣,咬肌筋膜(下方红线框所示)附着在SMAS瓣上一同被掀起,清楚地显示了咬肌表面的面神经颊支和下颌缘支,颧支被副腮腺遮盖。颞中筋膜部分附着在SMAS(上方红线框所示)上被掀起,显示面神经颞支向前上跨越颧弓(大头针标示)进入颞区的情况

图2腮腺混合瘤切除、面神经解剖术中a.SMAS瓣(S)分离掀起后,隔着半透明的咬肌筋膜,可辨认面神经颧颊支和下颌缘支(N)L为右侧耳垂,P为腮腺,T有绿色衬垫物的为腮腺导管,F为颊脂肪垫

b.将SMAS瓣(S)游离端向深面折叠,填充修复切除术形成的凹陷性缺损L为右侧耳垂

讨论

关于腮腺混合瘤的诊治概况

腮腺混合瘤(多形性腺瘤)占腮腺良性肿瘤的73%,而良性肿瘤占腮腺肿物的80%。一般根据病史、临床检查等,均能做出初步诊断。诊断困难的患者,可作B超、CT检查以确定诊断。多数学者不主张术前穿刺对于腮腺混合瘤,均采用包括3种基本术式的手术方法治疗:①保留面神经的肿瘤与腮腺浅叶切除,适用于腮腺表浅的肿瘤。②保留面神经的肿瘤与全腮腺切除,适用于腮腺深叶或深浅叶之间的肿瘤。③肿瘤及周围部分正常腺体的区域性切除,适合于腮腺下极的肿瘤。为重点讨论面神经解剖术的操作安全性等问题,本文中未包括混合瘤以外的其他腮腺良恶性肿瘤。因此,本组患者均选用上述的术式②治疗。

一次性完全显露面神经分支的重要性

首先,对于从分支到主干的面神经解剖术而言,完全性显露各分支肯定是必要的。因为:①各分支连接起来的平面指明了腮腺深浅叶之间的分界面,更指明了手术切除范围的标志平面。②前述标志平面中,缺少哪一个神经支,都会在解剖切除术中,对该神经支造成极大威胁。换言之,已被显露清楚的神经支其安全基本上就可以保证了。所以说,凡手术区涉及到的神经支,必须逐一游离显露,最

终达到完全显露。

其次,传统的由一个神经支开始寻找显露,然后由此引出的平面再逐一寻找显露其他神经支的方法,实际上即是无奈的方法,也是有较大风险的方法。

因为先找到的上、下颊支,或许是颈支等,要被反复牵拉辗挫,受损伤的机会增多;而后来分离、显露、寻找到的其他神经支,由于创面扩大,自然外科平面受到干扰破坏,术野出血组织结构形态混淆等因素的存在,使那些神经支受损的机会也成倍增加。

综上各种原因,笔者认为,一次性完全显露面神经分支,对于保留面神经的腮腺混合瘤手术而言,是十分必要的。实际上,对于其他各种涉及面神经的腮腺手术,一次性完全显露面神经分支,都是很重要的。

定位面神经各分支的方法

平面定位比投影定位更具实际意义,面神经外周分支的形态与功能问题,是颌面、头颈外科最重要的课题之一。但是,长期以来,对该问题的研究结果(包括笔者的早期结果),多有矛盾,而且研究方向出现了偏差。在面神经分支变异非常显著,面神经分支在面部无所不在的情况下,众多的研究集中在其投影定位、分支数量等问题上。因此,出现了各种各样几乎从来没有统一结果的各种结果、结论,其实践意义很小。由此,在面颈部软组织层次即多又复杂的情况下,明确面神经的走行层次,对面神经相关的手术极具指导意义,最终可大大降低医源性面瘫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论:①面神经分支定位在颧弓下的咬肌筋膜内或颧弓上的颞中筋膜中;②掀起SMAS瓣或颞浅筋膜瓣,一次性完全显露各神经支,对于腮腺混合瘤的面神经解剖术是十分必要的;当然,也是面神经支损伤探查吻合术、SMAS技术除皱术、跨面神经移植术等操作的重要步骤。









































北京治疗白癜风病哪家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保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lvm.com/yfzl/1807.html
热点排行
血管瘤的不同类型介绍

血管瘤是先天的良性的肿瘤,是血管发育畸形所致,一般在出生后不久就出现。血……【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血管瘤的不同类型介绍

血管瘤是先天的良性的肿瘤,是血管发育畸形所致,一般在出生后不……【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血管瘤的不同类型介绍

血管瘤是先天的良性的肿瘤,是血管发育畸形所致,一般在出生后不……【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