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勇军。记者唐光峰摄
晨报记者于婧媛通讯员高莹
年夏天,在楚地鄂州,魏勇军作别滚滚东流的长江水,只身南下,医院(现为厦医院),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年轻医生,毅然投入到厦门医疗事业建设中。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魏勇军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学领域已是小有名气,目前是厦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他擅长鼻息肉、鼻窦炎、鼻中隔偏曲、扁桃体炎、小儿腺样体等离子微创手术,以及声带息肉、喉部肿瘤等手术,对头颈部肿瘤、甲状腺良恶性肿瘤、腮腺肿瘤等手术治疗有深入研究,尤其擅长腔镜下甲状腺良恶性肿瘤微创手术及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手术。他还发表过国家级论文10余篇,医院进修学习一年,后当选福建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迎难而上
积极探索新技术
楚地中医文化源远流长。魏勇军的外公就是鄂州当地一位中医,外公的言传身教让他深刻体会到了“医者仁心”的道理,从小就在心中埋下成为一名医生的种子。从湖北咸宁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在机缘巧合下,他来到厦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发展。
魏勇军见证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技术的发展。他刚来厦门时,耳鼻喉手术多数还是“动刀子”,多数患者很排斥,因为要在头颈部留下疤痕。当时腔镜技术在这一领域还鲜有医生“吃螃蟹”,但魏勇军不自满,决定迎难而上,积极探索新技术。年,魏勇军到武汉大学进修腔镜技术。积累了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后,凭借扎实的功底,年,医院率先开展甲状腺腔镜手术,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技术空白,从此为无数耳鼻喉病患者解除了病痛,还基本看不见疤痕。截至目前,魏勇军已开展了多台这类手术,为该院学科建设发展注入新动能。
巧施医术
让患者重拾“好声音”
年,一名50多岁的甲状腺肿瘤女患者跌入人生的低谷。她在多年前曾做过甲状腺手术,感染新冠后又复发甲状腺肿瘤,脖子上两枚大如鸭蛋的肿瘤压得她喘不过气来,有一天在漳州东山老家出现了心跳骤停,好在家人送医及时,才抢救回来。鉴于肿物有癌变的可能,医院为患者切除了双侧甲状腺。但因双侧声带麻痹,气管塌陷,她只能做气管支架,从此从气管切口呼吸,没办法再像以前正常那样说话发音。因此,患者终日不敢出门,甚至抑郁了。
该患者的家人听说了魏勇军擅长治疗此类病人,便带患者来厦寻求帮助。为该患者做手术难度极大,风险极高,但了解到患者想要恢复“好声音”的意愿强烈,今年3月,魏勇军决定带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团队接受挑战。他先切掉患者一侧声带,再做一个气管支架,不仅解决了患者呼吸问题,也让她能够正常使用声带。这在“失声”一年多后终于重拾“好声音”的患者当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而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日常门诊中,魏勇军也为不少患者排忧解难。有一天,魏勇军坐门诊,一位女患者提着大量行李直奔诊室,说自己刚下飞机。前一天,她还在意大利吃饭,不料喉咙卡了一根鱼刺,在国外也看了医生,但没能取出鱼刺。她立刻决定买国际航班票“打飞的”回厦取刺。很快,魏勇军在喉镜的帮助下,为患者取出了这根“来自意大利”的鱼刺。
注重心灵沟通
助患者突破心理障碍
魏勇军不仅在医术上精益求精,更注重与患者的心灵沟通。他用心倾听患者诉求,用真诚的态度和精湛的技术为他们提供治疗,让患者感受到了温暖和关爱。
魏勇军告诉记者,因为夫妻吵架,情绪过度激动导致“失声”的情况,在门诊中也不少见,患者表现为突然开口无法发声说话。这是一种癔症性失声,一般情况下患者都是女性,发不出声音的原因主要来自心理因素。对此,他一边耐心指导患者练习发音,一边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情绪。再加上积极的心理暗示和心理疏导,没过多久,患者就自己突破了心理障碍,恢复正常交流。此外,良好的情绪可能帮助一些病症自愈,如突发性耳聋大多与免疫功能有关,大约三成的突发性耳聋能自行恢复,因此魏勇军常常开导患者,要做情绪的主人,保持良好的心情。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