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齿道摘编
口腔是全身器官的一部分。一方面,口腔疾病可以引起或加重全身其他器官的病变,对全身造成明显的影响。另一方面,全身系统性疾病可累及口腔,在口腔出现各种表征。
口腔疾病对全身健康的影响
“牙好,身体就好”,这句话一点不假。口腔专家指出,牙病的危害已远远超出牙齿本身,它不仅关系着心、脑、肺等重要脏器的功能,甚至已成为一组死亡率极高的疾病的重要诱因。目前研究发现,口腔疾病与冠心病的发病、糖尿病、脑中风、肺炎、胃炎和早产儿的发病率密切相关,目前医学上正在研究通过口腔,窥探一些重要疾病包括肿瘤的发生。
据了解,口腔疾病主要有以下问题:牙周病、龋病、牙列不齐、失牙、牙齿敏感等,这些口腔疾病不仅对口腔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还会对全身健康产生影响,使人们的生命质量不高。最常见的就是牙周炎,很多人都有牙周炎,一般人对牙周炎也不会引起重视。但是目前有研究表明,患有严重牙周炎的人等于在口腔内有一条“慢性伤口”,链球菌和其他致病菌经伤口进入血液。根据目前的研究,口腔疾病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和全身健康存在关系:
引发心脏疾病
过去,引起冠心病的动脉粥样硬化,通常会认为是血脂偏高造成的。临床上对沉积在血管壁上的栓子取出进行化验发现,其中含有一些口腔里的细菌,同时,大量研究证实牙周炎是冠心病急性发作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与急性发作或总的死亡率均有显著相关。
引发脑血管疾病
和牙周炎诱发心肌梗塞和冠心病一样,牙周炎也可诱发缺血性脑中风。研究证明牙周炎作为脑卒中的危险因子大于吸烟,而且独立于其他已知的危险因子。
引发呼吸道疾病
临床上,患上老慢支久治不愈的患者,基本上都患有口腔疾病,据有关资料统计,肺炎80%的诱因是吸入口腔、咽部含有细菌的分泌物,而这些分泌物大多是来自口腔,牙菌斑可能是呼吸道致病菌的寄居地。
引发胃肠道疾病
研究证明胃炎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口腔中存在大量这种细菌。在不清洁口腔的牙菌斑中也检出了这种细菌,而且牙菌斑中的幽门螺杆菌难以清除,成为细菌库。
引发糖尿病
大量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与牙周病发病存在共同危险因素,牙周炎和糖尿病有双向关系,且互为高危因素。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常常并发不同程度的口腔病变,在糖尿病人群中,在血糖代谢水平控制不佳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牙周组织感染,这会进一步加大控制血糖水平的难度,导致病变损害严重且进展更迅速。
导致早产儿的发病率升高
如果怀孕的妇女有口腔炎症,细菌进入血液,通过胎盘,会感染胎儿而引起早产。有相关统计数字表明,重度牙周炎孕妇早产率和低体重儿出生率是正常人群的7.5倍;母亲牙龈疾病会导致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增加,还可能影响婴儿大脑的发育
全身系统性疾病在口腔的表现
全身系统性疾病常常累及口腔,有时首先表现在口腔,口腔被称为是人体的无声警报系统。因此口腔医生在遇见因全身系统性疾病在口腔的多种表现症状时,要仔细地询问病史,进行相关的检查(医学影像学检查、活检、实验室检查、特殊检查等),做出正确的诊断及周密的鉴别诊断,避免因误认延误患者对全身疾病的诊断治疗。同时,对这些疾病在口腔的表现的了解也有助于口腔医生有效地保护自己。
多种全身疾病导致口腔溃疡
导致口腔溃疡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免疫功能紊乱、遗传因素、消化系统疾病及功能紊乱、精神因素、内分泌紊乱、食物过敏及其他因素。其他因素包括锌、铁、叶酸、维生素B---12等微量元素缺乏。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的加剧,社会压力的增大,以及饮食结构、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口腔溃疡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血液及出血性疾病
血液病与口腔有重要关系,一因血液病常早期出现口腔表征,或在病程中出现顽固的口腔症状,认识这类症状,有助于早期珍断;二因对血液病患者进行口腔治疗时要特别注意,处理不当有可能加重病情,造成严重后果。
白血病:
各型白血病(1eukaemia)皆可出现口腔表征,急性白血病尤为明显。口腔表征主要有:
1.牙龈增生、肿大牙龈增生严重,增生牙龈的高度可能与咬合面平齐,外形不整,呈不规则肿大。
2.牙龈及口腔黏膜出血为自发性出血,检查口腔时可见增生的龈缘上有凝血块。口腔黏膜及皮肤出血时形成瘀点、瘀斑。牙龈颜色不均匀,既苍白又紫红。龈袋内出血、出脓,造成口臭。
3.牙龈坏死由于血管栓塞,可使牙龈组织坏死。此种坏死性溃疡的附近无明显炎症反应。
4.牙痛、牙松动由于白细胞在牙髓内浸润,可引起类似牙髓炎的剧烈牙痛。龈组织内白细胞浸润和继发感染,日久可使牙松动。
5.淋巴结肿大颈淋巴结最常见,呈双侧性、多发性肿大。肿大淋巴结质地软或中等硬度,不粘连,无痛。
对白血病患者进行口腔治疗时需十分谨慎,有报告在口腔治疗后病情加重,甚至拔牙后出血不止而致死者。口腔治疗最好在缓解期进行,并最大限度地维持患者的口腔卫生,减轻疼痛和创伤,尽量减少对口腔坏死组织的刺激。拔牙、口腔组织活检和深部牙周刮治均属禁忌。如急性牙痛系根尖急性炎症所致,应尽量避免切开引流,可行扩大牙髓穿孔以利引流。即使在白血病的缓解期,进行预防性的口腔治疗包括牙周洁治等,亦应在内科医师共同会诊下谨慎进行。任何口腔外科性治疗措施都应持保守态度,在接受口腔治疗后,应密切观察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碱性漱口液和抗生素的应用虽然对整个病程的控制意义不大,但对于预防和减轻坏死性、溃疡性口腔病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贫血
不同病因的贫血(anaemia)有其独特的口腔表征。
1.缺铁性贫血口腔黏膜苍白,舌面丝状乳头及菌状乳头萎缩,舌面光滑发亮,舌尖也可见萎缩性改变,唇、颊及舌黏膜受刺激或炎症激惹,可形成溃疡。黏膜和舌有烧灼痛,口角有炎症或皲裂。
2.巨幼细胞性贫血早期的口腔症状表现为疼痛性舌炎和舌的烧灼感。继之舌部出现溃疡,舌乳头萎缩,舌色亮红,呈火红样斑块,尤以舌缘和舌尖明显。严重者舌面光滑,呈蜡片状,舌部肌张力丧失。不少患者出现戴义齿困难而又不能以义齿制作不良来解释。
3.再生不良性贫血口腔黏膜苍白,牙龈小量持续出血,黏膜及皮肤出血形成瘀点、瘀斑,轻微的创伤即可引起溃疡和坏死,常见于牙龈缘、颊黏膜和硬腭。不少患者伴发扁桃体炎和咽炎。
出血性疾患
出血性疾患包括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主要口腔表征为明显的出血倾向,可由刷牙、咀嚼时唇、舌、口腔黏膜的咬破以及口腔治疗时器械创伤所引起。牙周病患者可因结石及慢性炎症引起牙龈自发性出血,乳牙脱落及恒牙萌出等都可引起严重出血。创伤如未穿破黏膜,则形成黏膜下血肿,穿破黏膜后可产生继发性出血。任何口腔颌面部手术如拔牙、牙髓手术等均可发生严重出血,口腔创伤愈合延迟。
对出血性疾病患者行口腔治疗时应注意:非手术性的口腔治疗应避免损伤口腔黏膜,非作不可的口腔手术治疗,应在血液科医师的会诊和协助下住院进行。在拔牙前要了解其凝血因子及血小板缺乏的程度。如为重型及中型缺乏患者,需进行预防性处理,术前术后应输注相关血液成分,或输注新鲜血液,直至伤口愈合为止。术中尽量减少创伤,麻醉针头应选择较细的针头。对血友病患者,口内义齿的设计应尽量避免卡环、支托等金属装置。对于龋齿的备洞和充填,应使用橡皮障,避免对牙龈及其他口腔软组织的损伤。对出血性疾病口腔出血的患者,应加强口腔护理,维持良好的口腔卫生。
内分泌系统疾病
糖尿病
内分泌系统疾病中,糖尿病与口腔关系最为密切。据报道,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患牙周病的可能性比正常人大3倍;糖尿病患者全口无牙的可能性比健康人高出15倍;糖尿病患者牙周感染更普遍、更严重,并在年轻时即可发生。
糖尿病的口腔表征有:
1.牙龈炎、牙周炎,龈色深红、肿胀,易出血,龈缘呈肉芽组织样,易发生牙周脓肿,牙可在短期内松动。
2.舌色深红、肿大,有牙痕,并可发生沟裂,舌刺痛,口腔常有甜味或烂苹果味。
3.口腔黏膜干燥、。充血发红、透明度下降,红唇部干裂。
4.腮腺肿大,呈双侧无痛性、弥漫性肿大。
糖尿病患者在行口腔治疗时应注意:
1.需行手术的患者,应全面检查患者健康情况,查血糖,控制病情后再进行手术;
2.患者对细菌感染的抵抗力低下,拔牙、深部刮治或其他手术时,术前应给抗生素,防止术后感染;
3.手术最好在晨间进行,并严格注意无菌操作,尽量减少手术创伤。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口腔颌面部主要表现为:
1.颌骨多囊性瘤样病变,患者诉骨痛;x线片显示骨小梁减少,影像模糊不清,骨皮质变薄,骨髓部分被纤维组织所取代,严重者可发生病理性骨折;
2.复发性龈瘤、牙龈炎,牙周袋形成,牙槽嵴广泛吸收,牙松动、移位,甚至脱落。
特异性感染
除常见的结核病、念珠菌病以外,梅毒较为常见。梅毒的口腔表征有:
1.梅毒性树胶肿,好发于硬腭正中,亦可发生于唇、舌、牙龈和扁桃体。初起时呈半球形膨隆,硬如橡皮,很快因坏死和骨破坏而引起腭穿孔,亦有向鼻腔穿孔者。
2.梅毒性溃疡,各期梅毒均可引起口腔溃疡。一期硬性下疳,溃疡浅,边缘与底部有硬的浸润,见于唇、舌尖、牙龈、扁桃体及腭。二期梅毒疹可同时发生黏膜溃疡。三期树胶肿中心破溃,形成深在性溃疡。
3.梅毒性舌炎,梅毒性间质性舌炎只发生于男性,舌乳头萎缩,表面光滑,过角化,出现梅毒性白斑,表面硬结,并形成沟裂。
4.牙发育异常,见于晚期胎传梅毒,上前牙呈颈宽切缘突,切缘呈半月形。切牙之间有较大空隙,称为哈钦森牙。下颌第一恒磨牙面牙尖向中央倾斜,形似桑椹,故又称桑椹牙。恒牙可有发育不良,萌出较晚,牙列不齐。
口腔颌面部梅毒损害无论胎传(垂直感染)还是后天传染,均为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因此应行全身性治疗。口腔颌面部晚期梅毒损害所致畸形、组织缺损的修复及矫正,必须经正规的驱梅治疗后始可进行。
皮肤黏膜病
有一些口腔黏膜的疾病常常与皮肤病一起并发,称为皮肤黏膜病,如扁平苔藓、慢性盘状红斑狼疮、药物过敏性口炎、多形渗出性红斑、天疱疮、良性黏膜类天疱疮等。
艾滋病
约占95%的艾滋病及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患者有口腔颌面部疾病的表现,在发病前常有念珠菌病、口腔疱疹和口腔溃疡等口腔病史。因此,对不明原因的出现上述症状及体征的患者,特别是对易感人群,详细询问患者的生活方式和社交活动,对于早期诊断艾滋病是非常重要的。口腔毛状黏膜白斑可以作为诊断HIV感染的早期指征,具有诊断价值。对长期有淋巴结肿大而又无明确病因者,应行活检以明确造成淋巴结肿大的原因,排除艾滋病的可能。艾滋病有高度的传染性,口腔技术操作引起的出血可导致患者与医务人员以及患者与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因此应认真做好隔离及消毒工作。
综合征
某些综合征除全身其他部位的病损外,也可伴有口腔的一些病损,几个常见综合征包括:克隆病(Crohndisease)又名局限性回肠炎、色素沉着-肠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syndrome)、皮肤软脑膜血管瘤病(Sturge-Webersyndrome)、多发性基底细胞痣综合征(Gorlinsyndrome)及遗传性外胚叶发育不全症等。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又叫发疹性口腔炎,是以手、足皮肤疱疹和口腔黏膜溃疡为主要临床特征。由数种肠道病毒感染所致,该病主要侵犯儿童,并有周期性流行的趋势。手足口病自年在加拿大首次报告,我国自年在上海、浙江、北京等地也有过该病发生,年4月至9月天津市出现手足口病的流行。
版权声明:
本平台所有注明“来源:齿道”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翰锐管理咨询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时须注明“来源:齿道及作者”。本平台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