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复发的循环专家维持治疗有望

时间:2024/12/1 12:17:53 来源:腮腺血管瘤

卵巢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据统计,年中国卵巢癌新发病例为例,死亡为例。而即使是经过专业医生治疗,70%的晚期患者生存期不超过5年。卵巢癌患者面临反复复发、反复化疗的循环。该如何打破这一循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减少复发的几率呢?记者获悉,近年来,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成熟和药物临床研究的重要发现,作为卵巢癌维持治疗的靶向药物面世,卵巢癌治疗迈入精准治疗时代。如何延迟复发,是攻克卵巢癌的重要“堡垒”卵巢癌的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位于妇科恶性肿瘤之首。医院妇瘤外科主任陈小祥教授介绍说,由于卵巢癌发病较为隐匿,早期症状并不典型,加上没有可靠的早期筛查手段,所以约70%患者确诊时已经是晚期。另外,卵巢癌治疗手段有限且易复发。专家指出,目前晚期卵巢癌的治疗手段首选手术切除,最大限度地减轻肿瘤负荷,再对那些微小的和肉眼看不到的残余肿瘤细胞进行化疗。多数卵巢癌患者在术后需完成6次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达到缓解后停止治疗,进入随访观察期。卵巢癌有一个很大特点,就是对铂类的化疗药物较敏感。医院妇科主任朱根海教授告诉记者,治疗效果明显的患者,可以在几个疗程之内把所有的肿瘤全部打消掉。“但不容忽视的是,有70%的患者会慢慢对铂耐药,所以,即便做了彻底手术和规范化疗,大部分卵巢癌仍有复发的可能,而且复发间隔的时间会越来越短。”朱根海教授说,这种铂耐药的卵巢肿瘤治疗起来是非常困难的,如何延迟卵巢癌的复发,也成了专家们攻克复发卵巢癌的重要“堡垒”。“手术+化疗+维持治疗”新模式,为晚期患者带来希望近年来,随着对卵巢癌研究的深入,我国在卵巢癌诊治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步,治疗手段也层出不穷,尤其是靶向药物的出现为晚期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PARP抑制剂的出现改变了卵巢癌传统的“手术+化疗”模式,形成“手术+化疗+维持治疗”的新模式,卵巢癌也进入了慢病化管理时代。专家指出,所谓“维持治疗”,就是在卵巢癌患者手术和化疗后,继续用靶向药物治疗,以抑制或清除残余肿瘤细胞,预防复发。维持治疗作为卵巢癌治疗领域30年来的重大进展,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虽然经过手术、化疗将肿瘤控制住,但实际上肿瘤细胞并没有得到完全消灭。你如果在这个时间点不做策略改变,这部分潜在的细胞一定会再增殖,再发展。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正好在这个时点上解决了治疗逻辑上的困境。”陈小祥说,从全程管理角度讲,把维持治疗这个环节补全以后,能为患者赢得更多的时间,另一方面也消除了不少患者在初始治疗后,因没有进一步的干预手段而产生的焦虑情绪。朱根海教授说,“常规治疗以后,在家休息等待的那段时间,加一种药让患者口服,这个维持治疗,能够让她两次复发时间延长。时间越延长,就越有机会对铂类药有反应,复发的时间会更晚,复发率就会更低。”基因检测,让靶向药使用更加精准临床研究发现,BRCA是卵巢癌一个明确的靶点,对卵巢癌患者进行基因检测有助于鉴别出对铂类化疗敏感的患者或者适合接受靶向治疗的患者,从而指导个体化用药及后续治疗,实现卵巢癌的精准治疗,降低其复发和死亡风险。陈小祥教授表示:“PARP抑制剂归根到底是一个靶向药,专业医生需要寻靶、探靶、精准进行打靶,这样靶向药才能让这部分人群精准获益。”专家建议,女性尤其是接近更年期的妇女,可每年做一次B超结合肿瘤标志物、妇科检查,或同时进行宫颈细胞学等检查,尽早发现包括卵巢癌在内的妇科肿瘤及癌前病变,早诊早治。此外,女性应增强防癌意识,如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腹胀、食欲不振、短期内体重增加或消瘦等现象,应及时就医排除卵巢癌等肿瘤的可能性。目前,卵巢癌主要治疗原则是以手术为主,辅助化疗,再加上维持治疗、全程管理,以最大限度改善患者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专家指出,卵巢癌精准诊疗等优质资源主要还是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医务工作者,尤其是基层临床医生,对规范化的维持治疗重要性认知需进一步提升,助力延长卵巢癌患者生存时间。医院需更加紧密合作,推动更多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形成卵巢癌规范化治疗和全程管理的闭环,不断提升基层肿瘤防治能力,让更多患者受益。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于丹丹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校对盛媛媛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lvm.com/xgyy/15477.html
热点排行
肝血管瘤的症状有什么

肝血管瘤的症状有什么?大家应该是不太了解吧,对于肝血管感觉很陌生。肝血管……【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相关导读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