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身上的小草莓,警惕是血管瘤

时间:2017-9-7 21:48:19 来源:腮腺血管瘤

最近,门诊来了一位一岁多的小帅宝宝活泼可爱,据他妈妈讲:他在出生后数周鼻子有个不明显的小红点,以为是被蚊子咬的,也就没在意。没想到,四个月后,鼻子上的小红点变成了小红斑,接着迅速增大到黄豆大小,样子还像个小小的草莓,爸爸妈医院检查,小儿科医生说,这是血管瘤,大多数会在一周岁后自行消退,可以暂时不用治疗。结果一年后,血管瘤不仅增大盖住了半个鼻子,而且鼻子发黑、塌陷了。此时已经错过了早期治疗期,现在只能进行整形手术,而且能否恢复到正常状态很难预料。像这样错过早期治疗的血管瘤患儿,在门诊中遇到很多这样的情况,其如果在疾病早期进行激光治疗,不仅能阻止血管瘤的发展,而且可以帮助其消退。

婴幼儿血管瘤是婴儿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约为4~5%。女性发病率约为男性的3倍。可生长在机体的任何部位。在婴儿刚出生或出生两周到一个月时有所显现,最初患儿家长能看到的仅仅是一个小红点或是一个小红斑片,皮下深部血管初起仅表现为表面皮肤褐青色,家长可能会误认为蚊虫叮咬或不注意碰触,挤压导致,但在随后的2到6个月内,该处不但不消退,而且会迅速发展,面积增大,隆起于皮肤、颜色变深,伴或不伴有皮下青褐色团块,这就能充分说明是血管瘤了。

婴幼儿血管瘤虽然有自行消退的特征,但消退的概念准确的说是好转。应该说,每一个血管瘤在进入到消退期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好转程度因血管瘤部位、大小、增长速度、治疗的及时与否、对治疗的反应不同而各有差异。也有一部分快速增长的血管瘤仍存在破溃、出血、感染及永久性瘢痕形成可能,所以对于快速增值的高风险血管瘤,出生后3个月是治疗的黄金时期,而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1、普萘洛尔(心得安)口服药物治疗。是近年来常用的治疗方法,适用于面部及机体某些部位快速生长的较巨大血管瘤,治疗效果良好,没有疤痕,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但需要长期服药,需要短期住院观察及监测药物反应。

2、激光治疗。利用专业激光设备对血管瘤组织进行凝固,以达到治疗血管瘤目的。波长为nm的闪光灯泵脉冲染料激光及波长为nm的YAG激光可选择性作用于血管组织,对鲜红斑痣及厚度小于4mm的浅表型血管瘤有良好疗效。

3、局部注射治疗。常用的注射剂有硬化剂、糖皮质激素、平阳霉素、尿素等。适用于面积较小的深部型血管瘤和混合型血管瘤。平阳霉素治疗有引起过敏及溃疡等副作用,瘤体溃疡易合并出血及感染等可能。

4、冷冻治疗。利用液氮的挥发造成的强低温使血管瘤及血管瘤周围组织冷凝,并导致细胞破裂、解体、死亡,再经过组织修复过程使血管瘤消失。此法易留下疤痕,适用于小面积皮损。

5、手术切除。适用于较大的海绵状血管瘤或混合型血管瘤,面部皮损要结合整容皮肤移植术修复病损区。

6、放射与同位素治疗。常用的有浅层X线照射、钴60局部照射、锶90胶片外贴、磷32胶体局部注射。此法易致放射性皮炎,有癌变可能,一般不宜使用。

7、介入治疗。是指在“X线”引导下将动静脉导管导入血管瘤部位,然后将栓塞剂注入瘤体让其产生无菌性炎症以期达到使瘤体血管闭塞作用。常用于内脏血管瘤如肝血管瘤等,对于躯干及肢体深部血管瘤往往因为注入剂量剂型限制以及血管瘤特征限制而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使用时要严格控制适应征和避免栓塞剂流入其它器官组织。

婴幼儿血管瘤治疗的关键:一是治疗时机要早,二是治疗方法要恰当。总之,血管瘤的治疗理念与方法在近年来已经发生了很大转变,主要表现在变“消极的等待观察”为“积极干预下的观察”,强调循序渐进和个体化治疗,即使是观察,也需要在有效治疗的干预下进行观察。因此,在发现孩子有可疑血管瘤迹象的时候一定要早期积极就诊,治疗效果往往是非常理想的。避免延误病情而付出更大的医疗代价,甚至产生无可挽回的后果!

--------------------------------

医院美容科









































鐧界櫆椋庡摢閲屾潈濞?
鐢叉哀娌欐灄鐗囨不鐤楃櫧鐧滈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lvm.com/lctx/7546.html
热点排行
毛细血管瘤的类型有哪

血管瘤是目前比较常见的疾病,其中的毛细血管瘤一般多见于婴幼儿身上,而且长……【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毛细血管瘤的类型有哪

血管瘤是目前比较常见的疾病,其中的毛细血管瘤一般多见于婴幼儿……【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毛细血管瘤的类型有哪

血管瘤是目前比较常见的疾病,其中的毛细血管瘤一般多见于婴幼儿……【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