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临床上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多见,常见于中年女性,多为单发,也可多发。病人多无明显不适症状,常在超声检查或在腹部手术中发现。
一病因
确切发病原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可能与先天性发育异常,激素刺激等有关。
二临床表现
肝血管瘤多无明显不适症状,当血管瘤增至5cm以上时,可出现下列症状:腹部包块、右上腹隐痛和/或不适、压迫症状等;当肝血管瘤破裂出血时可出现上腹部剧痛,以及出血和休克症状。
三影像学表现
肝血管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MRI)是目前诊断肝血管瘤的主要方法。
(1)超声:多表现为高回声,呈低回声者多有网状结构,形态规则,界限清晰。较大的血管瘤可以表现为混合回声,有时还可出现钙化,系血管腔内血栓形成、机化或钙化所致。对影像学表现不典型的肝血管瘤病例,可选择采用肝脏超声造影检查。典型的血管瘤超声造影表现为动脉期于周边出现结节状或环状强化,随时间推迟缓慢向中心填充,门脉期及延迟期病灶仍呈高增强。
(2)CT:CT平扫检查表现为肝实质内境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病灶,少数可为不规则形。
(3)MRI检查:MRI检查T1加权呈低信号,T2加权呈高信号,且强度均匀,边缘清晰,与周围肝脏反差明显,被形容为“灯泡征”,这是血管瘤在MRI的特异性表现。
四鉴别诊断
肝血管瘤主要应与肝癌相鉴别,鉴别要点如下表
肝血管瘤
肝细胞癌
转移性肝癌
高回声型
常见
少见
较常见
数目大小
单发或多发,大小不一致
单发或多发,大小不一致
多发,大小相近
边缘回声
清晰,锐利
欠清,有低回声晕
较清晰
周边裂隙征
有
无
无
内部回声
筛网状
较均匀,或不规则
较均匀
后方回声增强
无
有
无
后方回声衰减
无
无
多有
血流信号
多无
有
少见
超声造影
门脉期开始增强,呈“慢进慢退”
动脉期增强,静脉期消退呈“快进快退”
常无增强改变呈“黑洞征”
五治疗
手术切除是治疗肝血管瘤最有效的方法,但小的、无症状的肝血管瘤不需要治疗,可每隔3-6个月做超声检查,以动态观察其变化。一般对肿瘤直径10cm,或直径5~10cm但位于肝缘,有发生外伤性破裂危险,或肿瘤虽小(3~5cm)而有明显症状者,可根据病变范围做肝部分切除或肝叶切除。病变广泛不能切除者,可行肝动脉结扎术或微波固化、射频治疗等。
白癜风治疗的医院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