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瘤处理有误,医方赔偿21万元

时间:2025/2/8 12:07:48 来源:腮腺血管瘤

病情简介:年5月2日,患者因“左下后牙食物嵌塞1周左右”,医院门诊就诊,诊断为“慢性牙髓炎”,予以左侧上、下第八颗牙分别拔除。年5月9日15:57,患者因“发热2天”至A医院急诊就诊,初步诊断为发热,病历备注:携带所有检查结果复诊,如等待检查结果过程中发生病情变化,及时复诊。如症状持续不改善或者病情变化随时来院就诊。年5月10日10:53,患者至A医院复诊,初步诊断:1.发热;2.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3:35A医院将患者留至急诊观察室。14:21头颅CT口头报告未见明显感染灶。留观期间患者精神症状进展加重,16:30医方下达病重通知单。16:55患者出现呼之不应,双瞳左侧凝视,双侧瞳孔直径4mm,光反应灵敏,大小便失禁,医方将患者迁入抢救室进行抢救。17:09头颅CT报告:颅脑平扫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17:22A医院下达病危通知单。17:25神经内科会诊:患者神志不清,呼之无应答,无自主活动。18:06患者神志模糊,呼之不应,无抽搐,无恶心呕吐,无咳嗽咳痰。22:00请ICU会诊。22:05患者血压下降至86/53mmHg,体温36.6,脉搏次/分,呼吸19次/分,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年5月11日01:03血压较前稍回升(/58mmHg)。至08:30院内会诊后于10:50入住ICU,颅脑、上腹增强CT示:1.脑肿胀;2.双侧颈内动脉颅内段、基底动脉、颅内动脉未见显影;3.腹部未见明显异常,附见:双下肺炎症。12:01颅脑CTA提示弥漫性脑肿胀、双侧颈内动脉颅内段、基底动脉、颅内动脉未见显影。床边B超检查可见双侧颈动脉、椎动脉可见血流。13:00予甘露醇脱水降颅压。年5月12日A医院经全院多学科讨论后继续治疗,年5月14日家属商议后放弃机械通气、血液净化等一切抢救及治疗,患者自动出院后死亡。

后家属申请进行对患者进行尸体解剖以查明死亡原因,并支付尸检费元。年6月15日,无锡市医疗事故争议尸检机构出具了《尸检报告》,死因分析为:患者生前患紧贴脑干延髓下,小脑,第四脑室表面血管畸形破裂及血栓形成,颅内压增高,压迫脑干延髓生命中枢,右心房、右心室、肺静脉血栓形成,肺动脉主干内血栓不全栓塞,导致心力衰竭及呼吸衰竭死亡。

法院审理:年9月17日,原告(家属)诉至法院成讼,原告向一审法院提出诉讼请求:1.判令A医院赔偿其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护理费以及交通费、死亡赔偿金以及丧葬费,合计.65元中的50%即.32元;2.医院赔偿其精神损害抚慰金元、判令A医院赔偿其精神损害抚慰金元;3.判令A医院赔偿其尸检支出元;4.判令A医院、医院承担全部诉讼费用(含鉴定费元)。并申请医疗损害鉴定。

经双方就有关病历资料质证后,法院委托苏州市医学会进行医疗损害鉴定。年6月14日,苏州市医学会出具《鉴定书》,对于医方的医疗行为分析意见为:1.医院拔牙有适应证,拔牙操作符合规范,同时拔除上下两个象限的智齿并未违反诊疗规范。门诊病历未记载药物(奥硝唑及头孢丙烯),违反病历书写规范,医院的诊疗行为存在过错。2.年5月9日15:57日患者至A医院初次就诊,A医院的诊疗行为及处理符合诊疗规范。3.年5月10日10:53患者至A医院复诊至16:55入抢救室期间,患者发热复诊,头痛并伴有神经精神症状,A医院初步诊断“1.发热;2.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并请神经内科和口腔科会诊。神经内科会诊考虑“发热待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建议进一步完善头颅CT,脑电图,必要时进一步头颅MRI,建议完善降钙素原、血培养、尿常规、泌尿系B超,治疗上建议予抗感染、抗病毒、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必要时进一步腰椎穿刺脑脊液化验。口腔科会诊查体见拔牙创面无明显肿胀,张口度基本正常,左侧面部未见明显肿胀。予依替米星、热毒宁、维生素、电解质等药物治疗,由于患者在短时间内病情发生急剧变化,故未能行腰穿和脑脊液检查。A医院针对发热及可能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辅助检查不够完善,未给予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凝系列、生化检查等。A医院病历书写不规范(多处“病史同前”、生命体征记录不完整)。15:00至16:55患者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A医院未能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给予相应的辅助检查以进一步评估病情、调整应对措施,未及时使用甘露醇降颅压治疗,存在过错。4.年5月10日16:55患者入抢救室后A医院的诊疗行为未违反诊疗规范。

《鉴定书》关于因果关系分析意见为:1.本例患者死亡后行尸体解剖,《尸检报告》死因分析为(同前,略),专家组分析认为本例患者系颅内高压引起脑疝致脑功能及呼吸循环中枢障碍死亡。2.根据《尸检报告》描述“脑:切面紧贴脑干延脑下,小脑,第四脑室表面见一血肿,大小2.0*1.5*1.0cm,其余脑实质未见明显出血。脑镜检示:血肿内见血管增多,大小不等,管壁厚薄不均,见大量红细胞”,专家组考虑本例患者可能存在血管网织细胞瘤。3.该患者起病急,进展迅速,提示疾病本身极其凶险,预后极差。疾病本身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综上,鉴定意见为:医院存在违反病历书写规范的过错,该过错与患者死亡后果之间不存在因剩余65%未读立即解锁专栏,阅读全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lvm.com/lctx/15778.html
热点排行
毛细血管瘤的类型有哪

血管瘤是目前比较常见的疾病,其中的毛细血管瘤一般多见于婴幼儿身上,而且长……【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相关导读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