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工作六年了,在医院的日常工作就是埋头干活,干也干不完的活。患者一年比一年多,工作量一直在倍增,新进工作人员的数量远远跟不上高速增长的患者数量。医务工作者被工作压的抬不起头,没有多少时间能用来思考在促使我们忙碌的背后究竟发生着什么。
这几年精准医疗这个词几乎家喻户晓,先不说精准医疗究竟是怎么回事(这需要一次专门的长篇大论),但在这个概念下,仅仅2年多的时间,全国多家基因检测公司应声而起,风投资本不断涌向基因检测市场。公司之间在竞争,争什么呢?市场,中国肿瘤患者这个巨大的市场。大力推动肿瘤靶向治疗检测的首先是国外的药厂。经过多年的投入和研发,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靶向药物被批准用于临床,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好事,毕竟靶向药物有针对性的杀伤癌细胞,相比传统的、没有选择性的杀死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的化疗药物而言,副作用要小的多,疗效也有明显优势。从这个角度而言,靶向治疗似乎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但是,靶向药物前期研发花费了太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药物批准用于临床的时刻也就是收回所有成本和赚个盆满钵满的喜钟敲响的时刻。只需几个疗程的治疗,十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就贡献给了各个相关环节和部门,当然最大的受益者是药物生产商。
另外一股推进靶向检测市场的力量来自风投和基因公司的创业者们。虽然中国缺少靶向治疗药物,但毕竟服用国外的药物前是要进行基因检测的,具有相关突变基因的患者才有依据服用靶向用药,否则就是白白扔钱。与昂贵的靶向药物相比,几千或者一两万的检测费用其实不算什么,是绝大多数患者能够承受的。这样算下来,中国这个癌症人口大国,先不管多少人能够承受靶向治疗费用,但是只要有一丝希望,‘先进行基因检测再说’几乎是每一位患者和家属的选择。在现实的工作中,我时常会规劝那些一看就是砸锅卖铁、举债看病的患者不要进行基因检测了,因为后续的药物太贵,而且靶向治疗不能治愈癌症,只是控制,最终几个月到几年患者都会耐药的。但是,我惊异的发现,我的规劝常常不起什么作用,患者或者家属此时的求生欲望不是用钱能够衡量的。
这个时候,可能有些人要骂了,骂药企、骂风投、骂基因公司、骂医院,但是冷静思考一下,这些是问题的根源所在吗?中国癌症大爆发,对于所有无关国家、机构、企业和个人,都只不过是一个现象和数字,根据现象和数字来指导经营方向和策略对于任何一个行业和个人都没有错,而且是生存必须的。我们真正需要思考的应该是如何让自己和亲人远离癌症。
想象我的左边是一个训练有素的阵营,无数优秀的人才和巨额的资本在紧锣密鼓、有条不紊的派兵布阵。几乎每一位参与其中的人都认为自己的工作充满意义,因为这些努力是为了帮助癌症患者及时用上世界最好的药,但没有多少人会去思考这些努力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是在为国外的药厂打工。想象我的右边是一个人数庞大的阵营,拿着很少退休工资的老人,赡养父母、供孩子读书的中年人,拼命供房、攒钱结婚的年轻人,他/她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在精打细算的过日子,对于外界的营销和诱惑严防死守、拼死抵抗,裸露着一颗颗谁也别想从钱袋子里轻易拿走一分钱的决心。这两边似乎是完全不想关甚至是对立的阵营,我也衷心的希望双方永远不要有交集。但我知道,每一天,右边的人们都会因为自身的或者亲人的疾病主动走向左边,大家握手言和,就此开始一场持久的爱恨纠葛。之前有位知名企业家说过,他最担心的是做企业这么辛苦,最后所有赚的钱都是医药费;他怕的是十年以后,中国GDP大部分的数字被药品、被医药费抢占。还有一位政客说过,中国一个人一生的积蓄,大约80%花在了临死前一个月的治疗上。我认为,所言不虚,至少我感受到了这种趋势。
可能是因为太熟悉自己的想法了,以为周围的人都与我有相同的想法,所以当我的亲人和朋友毫不在意乳腺增生、甲状腺结节、子宫肌瘤、肝血管瘤等等问题时,我惊讶极了,也懊悔极了。他/她们中不乏各自工作领域中的精英,思考力、辨别力、情商、智商都优于常人,但在健康问题上,所有人惊人的一致,我招骂的说一句:盲目,缺乏思考!要知道多少乳腺癌患者几年前就发现结节,都是认为不用手术而觉得没问题,定期复查直到查出癌症;多少人心脏血管堵塞不到70%而认为没有问题一直拖到严重到手术为止……明明小病不治,慢慢会养成为大病,如此简单的道理,为什么就这么难理解呢?可能是因为忙碌、懒惰;或者是因为觉得很多人都有小病,就认为不是问题;或者是不知道如何治疗或者哪里可以治疗小病所以故意忽略吧。我想说,如果因为懒惰,那么我没有办法;如果认为小毛病没关系,我也没有办法;但是如果是重视、也希望花费时间和精力治疗小病,那我可以尽可能提供一些帮助。目前我在利用工作以外的时间收集、整理各种小病的判断和治疗方法,会尽快在以后的文章里与大家分享。不过今天先到此为止,祝大家晚安!
北京白癜风到底能治好吗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需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