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季春来到!在这个樱花烂漫、春意盎然的日子里,第三届武汉协和皮肤影像高峰论坛暨第二届血管瘤及血管畸形诊疗MDT会议于年3月23日在协和教学楼五楼隆重召开。来自湖北省及周边的皮肤科医生余人参会。
首先,华中医院皮肤科主任陶娟教授作为东道主欢迎各位皮肤科同仁参会。她用“爱、情、创新”四字概括皮肤科发展。领导之关爱,师生之真情、团结之友情都赋予我们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底气。在技术日新月异的今日,皮肤科的发展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皮肤影像等新技术的崛起,将会不断地推动皮肤科向前发展。我们要利用好新技术的优势,让皮肤科发展更上一层楼。
随后,华中医院皮肤科涂亚庭教授致辞,他赞赏大家的学习热情,并指出皮肤科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优秀的大家庭,表示在大家的关心下,这次会议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
此后,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建辉为此次大会致欢迎辞。他表示医学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未来要重视多学科发展,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此次大会是相互交流促进的机遇,我们要好好珍惜!
医院党委副书记,医院院长彭义香高度肯定了皮肤影像在皮肤科的发展模式,新模式需要各位同仁勇于探索,不断改进!同时也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本次会议首医院皮肤科主任崔勇教授带来演讲“远程皮肤病学与皮肤病人工智能:过去、现在和未来”。崔教授指出我国皮肤科诊疗水平差异较大、皮肤影像设备不完整、技术资源未整合、人员尚无培训和专业认证、临床循证诊断级别低。我们要开启互联网+医联体+AI的创新模式,共建新型远程皮肤病学从而改善基层皮肤科诊疗水平。
随后,医院皮肤科主任邹先彪教授就“皮肤镜在病毒性皮肤病诊断上的应用”作了演讲。寻常疣、扁平疣、跖疣、尖锐湿疣、传染性软疣等常见病毒性皮肤的皮肤镜表现都被邹教授娓娓道来,与会者兴致极高,都听得相当投入。
重庆医院皮肤科主任陈爱军教授从临床、皮肤镜、皮肤CT和皮肤病理等方面总结了汗腺肿瘤的特征,基于病理的多维度诊断将对提高汗腺肿瘤的诊断率大有裨益。
医院皮肤科主任辛琳琳教授深入解读“皮肤镜与皮肤科学科建设”。皮肤镜是连接临床和病理的桥梁。疾病初步筛查、鉴别诊断、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判定等各个皮肤科日常临床教学科研工作都少不了皮肤镜的身影。
医院陈柳青主任对“炎症性皮肤病的皮肤CT影像学进展”做了深入浅出的报告。她表示,虽然病理是目前皮肤病诊断的金标准,但皮肤CT可以辅助诊断含血管周围炎、界面皮炎、海绵水肿皮炎、银屑病样皮炎、水疱或脓疱性皮病等病理特征的的炎症性皮肤病。与会者均表示收获良多。
医院李勇副教授带来精彩报告——皮肤科摄影之光线和人造光。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光的世界,为我们开启了皮损摄影的新大门。
医院景海霞主任演讲的题目为皮肤CT“慧眼识病”。皮肤CT是皮肤科医生的第二双眼睛,其在辅助识别诊断病毒性、肿瘤性、色素性、红斑鳞屑性皮肤病上的作用都相当突出。
华中医院杨井副教授讲述了银屑病的皮肤镜表现。皮肤镜在银屑病诊断中需着重观察的内容有背景颜色、血管形态、血管分布、鳞屑颜色和分布。让我们纵向立体地重新认识了银屑病。
华中医院安湘杰博士深入讲解了“皮肤影像在儿童皮肤肿瘤中的应用”。皮肤影像在儿童中的应用增多使得儿童检查不配合、有创检查难以开展导致诊断困难的局面得以缓解。最后安医生为大家送上一张儿童皮肤肿瘤的诊断秘籍——按颜色诊断儿童皮肤肿瘤。引得大家纷纷收藏。
接下来的病例分享环节也让人眼界大开。咸宁医院范霞医生的讲课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银屑病的认识;华中科技大学医院李延副教授详细讲述了皮肤镜在鲜红斑痣疗效预判中的作用;医院刘随医生分享了11个有趣的皮肤镜病例,让人印象深刻;医院王芳医生深入讨论了一例特殊的肥厚性扁平苔藓病例。
除了干货满满的学术大餐,本次会议还准备了有趣的“协和杯”皮肤镜阅片比赛。现场气氛热烈,比赛中与会者纷纷走下座位,簇拥在参赛队旁围观。
参赛的医院、医院、医院在内的6支代表队。经历预赛、决赛,医院以过硬的知识和机敏的手速稳稳当当地拿到意外的一等奖——便携式皮肤镜,医院因“抢答技能不足”惜获二等奖。陶娟教授寄语:普通人需要镜子,皮肤科医生也同样需要镜子,我们要学好皮肤镜的相关知识,争取下一次比赛能再创佳绩!
会议安排非常紧凑,晚上6:30开始,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中心皮肤影像能力认证(皮肤镜)中级考核顺利进行,47名皮肤科医生报名参加了此次考试,除了多为湖北省内医生外,还有来自河南、江西、山西等地的医生。经过笔试选择题、病例分析题、皮肤镜实际操作三项考核。最终9名医生通过考试,获得皮肤镜中级证书,成为所在地区的主要技术力量。
3月24日上午,血管瘤及血管畸形诊疗MDT如期举行。MDT指的是多学科诊疗模式,是以病种为单位的“一站式”多学科诊治,是国际上医疗领域广为推崇的领先诊疗模式。
本次会议首先由医院皮肤科的涂平教授讲授海姆泊芬光动力治疗鲜红斑痣的进展,整个过程从临床大量真实病例出发,深入浅出,对海姆泊芬光动力治疗的适应症及现存的问题进行了重点解读,并分享了针对不同病情特征患者的治疗思路。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的李闻天教授分享了血管瘤患者与家属的心理特点及沟通技巧,指出承认面容缺陷,并与之平和的共处是患者及家属需要达到的平衡状态,同时作为医生,合理的倾听是我们更需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外的一剂良药。
武汉医院放射科的柳曦教授从医学影像学的角度,对其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疾病中临床应用进行了讲述,比较了CT、MRI、DSA等检查在血管畸形疾病诊断中的优缺点及适应症,进一步也分享了血管畸形的罕见病例,开拓视野的同时为临床精准提供坚实基础。
武汉医院皮肤科的李延副教授对无创检测在鲜红斑痣中的应用做了讲解,基于鲜红斑痣疗效评估的困境,对VISIA、皮肤镜、高频皮肤超声等无创检测进行比较,同时借助一目了然的临床效果图,使与会的老师们对鲜红斑痣的治疗手段、治疗时机、疗效评估方式的选择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与认识。
鄂医院的尹好先院长对复杂特殊脉管畸形的处理进行了经验分享,鉴别了血管瘤及脉管畸形的好发时段、病理特征、常规治疗手段,并结合临床中特殊的复杂脉管畸形进行了病例分享,提出了具体的临床指导。
会医院皮肤科主任宋继权、医院晏洪波主任、医院杨名副院长、武汉医院皮肤科冯爱平教授、黄长征教授、林能兴教授、医院刘菡主任、医院石年主任进行大会主持。
在充实而浓厚的学术氛围中,第三届武汉协和皮肤影像高峰论坛暨第二届血管瘤及血管畸形诊疗MDT会议接近尾声。会议最后,协和皮肤科林能兴教授做了总结,衷心感谢同道们的参与,并鼓励青年医师们与时俱进,继续在临床、科研中勤奋探索,造福患者。
会议主席:涂亚庭陶娟
文字:马秋英李丹琪
摄影:索慧男付阳雪付乐凡
审稿:安湘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