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内容
有很多人在体检时做腹部B超检查会被发现“肝血管瘤”,有好多人会有疑问?这个病是良性还是恶性?会不会变成肿瘤?需要定期复查吗?在此我们将介绍肝血管瘤这疾病。
病因
血管瘤是一种血管畸形,可以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肝血管瘤是一种最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临床上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多见,病人多无明显不适症状,常在B超检查或在腹部手术中发现。目前无明显证据说明有恶变的可能。
肝血管瘤的发生是先天性肝脏末梢血管畸形所致,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肝血管发育异常,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肝血管瘤。多数血管瘤的发展非常缓慢,小血管瘤可无任何症状。
临床表现
肝血管瘤多无明显不适症状,当血管瘤增至5cm以上时,可出现下列症状:
1.腹部包块
2.胃肠道症状
右上腹隐痛和/或不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嗳气、食后胀饱等消化不良症状。
3.压迫症状
往往巨大的血管瘤可对周围组织和器官产生推挤和压迫:
压迫食管下端,可出现吞咽困难;压迫肝外胆道,可出现阻塞性黄疸和胆囊积液;压迫门静脉系统,可出现脾大和腹水;压迫肺脏可出现呼吸困难和肺不张;压迫胃和十二指肠,可出现消化道症状。个别病人因血管瘤巨大伴有动静脉瘘形成,回心血量增多,导致心力衰竭。但这些都是比较罕见的。
4.破裂出血
肝血管瘤破裂出血可出现上腹部剧痛,以及出血和休克症状。多为生长于肋弓以下较大的肝血管瘤因外力导致破裂出血。
检查方法
超声检查可以发现大于2cm的肝血管瘤,但需要经过其他检查的联合才能判读所发现的“瘤子”是不是肝血管瘤,因为部分血管瘤内可有血栓形成,与肝癌的超声学表现不易区分,因此需要加做CT或磁共振才能判断,另外最好再查甲胎蛋白(AFP),宁可多查也别漏了更危险的敌人---早期肝癌。
处理方法
一般与肝血管瘤可以“和平共处”,但要定期检查:首次发现肝血管瘤,经确诊后,3个月后复查没变大,以后就每年复查一次即可。
当出现下列情况,还是有处理的必要:
1.血管瘤较大者。一般认为直径超过5厘米即为大血管瘤,就有手术切除指征。
2.不能排除恶性肿瘤者。虽然大多数血管瘤都很典型,但确实有一部分并不典型。有的伴有AFP升高,有的伴有肝硬化。对这种不典型的,特别是不能排除恶性肿瘤者,“观察”不是上策,必要时应果断选择手术切除方案。
3.非手术治疗
肝动脉栓塞术(TAE):基于肝血管瘤主要由肝动脉供血,栓塞动脉后瘤体内可形成血栓,血栓机化、纤维化使瘤体形成纤维瘤样结构而达到缩小、硬化血管瘤的目的。患者症状随之减轻、消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