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医学肝内肿物

时间:2022-7-6 21:13:02 来源:腮腺血管瘤

肝内肿物

虽然大多数的肝内肿物,表现为孤立性肿块,

但,血管瘤、特发性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性结节、

再生结节、肝癌、和转移癌患者中,

也能够观察到多发病灶。

常见的良性肝内肿物,包括:

●血管瘤、●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腺瘤、●特发性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导致的结节性增生、●再生结节

常见的恶性肝内肿物包括:

●肝癌、●胆管癌、●转移癌

血管瘤

也称为海绵状血管瘤,能组织学上观察到海绵状血管间隙,是最常见的良性间质肝肿瘤。

血管瘤通常是偶然发现的。

虽然可以在任何年龄阶段诊断此病,但60~80%的血管瘤,是在30~50岁的患者中被诊断的。

在成人中,血管瘤更常见于女性,女性与男性的比例为3:1。引起症状的病变通常大于4cm,且更常见于年轻女性。

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是一种良性肿瘤,被认为是对异常动脉的增生性反应。

与腺瘤一样,最常见于30~40岁女性。大多数患者中,也是被偶然发现的。

腺瘤

腺瘤,是一种通常发生于非肝硬化肝脏的、良性上皮性肝肿瘤。最常见于30岁以上的绝经前女性。

大多数患者在诊断前已使用口服避孕药超过2年。

特发性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性结节

这种门静脉高压,会导致多个增生性肝细胞灶在整个肝脏中形成结节。本病通常与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且更常见于较年长成人。

再生结节

对肝损伤,做出的、反应性再生性肝组织增生,常见于肝硬化后。

肝癌

是一种原发性肝恶性肿瘤,最常发生于慢性肝病,如慢性乙型肝炎、或任何原因的肝硬化。

应询问患者饮酒的情况、有无病毒性肝炎危险因素、以及有无代谢性肝病家族史,如遗传性血色病。

在先前有代偿性肝硬化的患者中,肝癌可能引起肝失代偿,这种情况下应考虑该病。

胆管癌

是一种发生于胆管的恶性肿瘤,其可累及肝内胆管、和/或肝外胆管。在美国和欧洲,该病主要的危险因素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胆总管囊肿。

转移癌

在西方国家,转移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肝肿瘤。对于影像学检查显示特征性肝脏病变的患者,应检查有无肝外恶性肿瘤。

临床表现

大多数患者无症状,检查结果均正常。

然而,一些患者会有如疼痛、瘙痒、或可触及的肿块。

●腹痛

可出现在腺瘤患者中,尤其腺瘤破裂和出血后,而在肝血管瘤、或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患者中则较少出现。

肝癌患者也可出现腹痛;然而,小肿瘤患者常常无症状。肝癌患者的其他症状,可能包括体重减轻和早饱。

肝癌患者,通常存在肝硬化,因此可能存在肝硬化的外周特征,如掌红斑、蜘蛛痣。此外,患者可能有肝失代偿的证据,如:肝性脑病、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或腹水。

肝癌患者也可能被触及到肿块,这是一种提示晚期病变的体征。

●实验室检查

肝硬化患者的实验室检查可能显示胆红素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贫血、以及血小板减少。

诊断方法

首先,要识别特定病变的危险因素,以及确定有无临床表现。

如果病史和体格检查为阴性,通常采用实验室检查、三期增强CT、或MRI开始评估。

对于不能进行增强CT扫描的患者,MRI是一种替代选择。

有助于鉴别各种病变的三期CT(非增强期、动脉期和门静脉期)表现,包括:

给予造影剂后病变的血管增强模式和洗脱模式、病变数量以及肝脏中的相关表现。

MRI的T1和T2加权像中的病灶强度有助于识别肝脏病变。

可使用以钆为基础的造影剂来实现MRI检查中的肝脏三期增强。

因为以钆为基础的造影剂的毫升数比CT中所使用的低得多,所以能够更好地分离动脉期与门静脉期,这就改善了对血管丰富病变的检测。

总结与推荐

肝脏肿物的原因很多,包括良性和恶性的原因。

大多数肝实性病变患者无症状。

不过,部分患者存在与该病变或易感疾病(如肝外恶性肿瘤)相关的表现,如疼痛或可触及的肿块。

肝实性病变患者的诊断,首先是识别特定病变的危险因素,以及确定是否存在可能与该病变或易感疾病相关的临床表现。

如果病史或体格检查提示一个可能的诊断,则诊断性评估应当首先针对该特定病变,如对转移性病变行CT扫描。

在肝外恶性肿瘤患者中,转移癌可能是肝实性病变的原因。

当病史和体格检查为阴性,通常采用实验室检查和三期增强CT或MRI开始评估。

如果影像学检查无法做出诊断,则病变可能需要活检或切除。

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增强核磁共振

魏社鹏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lvm.com/jbby/13861.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