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普通外科医生,现任医院普通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也是中华医学会外科手术学组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肝胆胰专业委员副主任委员、全军普通外科糖尿病学组委员。作为一名军医,我永远将病人放在第一位,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一直恪守全心全意为伤病员服务的宗旨,在自己的岗位上一干就是三十年。
我时常在想,看病时如何能为患者提供准确全面的问诊、查体、检查和诊疗服务,又能保证患者有较高的配合度;门诊时间有限,患者提出的问题有很大的重复性,又如何能有的放矢的、尽快的直达我和患者想要的答案,并提出有效的治疗建议?问诊过程中有没有遗漏?我会不会漏诊或误诊?能不能做到有效沟通?有没有让患者及家属感受到尊重、重视和严谨?在传统的诊疗过程中,光凭看病的十几分钟解决这些问题是远远不够的,不仅就诊体验较差,最主要的是无法彻底地帮助患者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随着科技发达起来,医生和患者的沟通有了更多的平台与渠道,比如通过微医,我可以和全国各地的患者通过互联网对相关疾病进行沟通与交流。随时可以发布诊前疾病的基础知识、门诊指导、看病攻略以及诊后疾病康复指南等,从患者的反馈来看,大大提高了对疾病的认知能力,也提升了患者就医的满意度。
为此,我非常愿意把自己的理论知识与经验写进科普文章,与患者共享。微医就是一个能将自己多年科普经验与诸多同行一起相互探讨学习的很好平台。
1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医学科普的源泉从医以来,我依旧保持继续学习的习惯。晚上十点左右睡觉,到第二天凌晨三点我会起床翻阅一些文献,不断开拓视野,总结经验。积极撰写论文,持之以恒地钻研专业知识,平时所积累的扎实专业知识,为我的科普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消除患者对疾病的误解,是科普之路的初衷多少年来,我一直在肝胆外科领域,接诊了不少患者。我国是一个乙肝大国,慢性乙肝是导致肝硬化、肝癌的主要原因,每年有超过68万人死于由乙肝引起的肝硬化、肝癌等并发症。肝癌现居中国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二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全球50%以上。造成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之一,是80%的肝癌患者在确诊的时候已到了中晚期。
老百姓对肝癌的认识不足主要为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体现在早期发现上。多数人以为,人体感染了肝炎病毒会有明显反应,医院查也来得及。实际上,肝炎病毒可在人体内携带20年,在此期间,肝功能各项指标正常,人不会感到任何身体不适,只有做了专项筛查才能检测出是否感染了乙肝。因此,正常人群定期做肝炎检查很重要。这些对疾病最基础的认识,都可以成为撰写患教科普的重要素材。
另一方面是不同科室、多种治疗方法,使患者在选择去哪个科室“看”,怎么“看”上产生很多的困扰,在选择科室和不断改变治疗方案中丧失了最佳治疗时机。对患者而言,时间就是生命,而实用的患教科普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正确的指引方向,也为患者争取了宝贵的黄金时间。
3实践经验让我更坚定了自己的科普之路年10月,医院的第一例肝脏移植手术于我科进行,多名专家同事与我一起参于这次惊险的“肝移植手术”。对于这次谁都没有太大把握的手术,患者与家属的情绪产生了较大波动,在信任与怀疑之间摇摆不定。
和大多数医生的经历一样,在实施高龄危重病人、复杂肝脏肿瘤切除、疑难腹腔包块手术切除等手术前,我们前期就该疾病以及病情发展对患者家属进行了全方位的科普与沟通,从乙肝的早期预防到传播,不可忽视的几大常见问题,到良好的饮食起居习惯,并仔细交代好病情以及手术可能出现的意外。随着对疾病的深入了解,患者与家属的情绪也逐渐稳定下来。有了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较好配合,手术很成功。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即使病情再复杂,有了患者家属的充分理解和信任,我就会觉得充满力量。所以我坚信,同时具备学术、客观、严谨,又兼顾通俗易懂、贴近老百姓生活的科普宣讲,能实实在在给予患者帮助。
4患教科普任重道远,需要更多同仁的参与多年的行医经历让我认识到,国民对疾病科普知识的了解还是非常欠缺,这不仅增加了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成本,也成为当今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重要原因。医生和患者之间对疾病的认识无法达成共识,患者的依从性又如何会好呢?医疗区别于其他行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患者与医生之间必须相互信任。患者信任医生,病就好一半;患者不信任医生,医生即使有再好的医术,也回天乏术。
作为临床医生,我的主要精力放在临床工作,出门诊和做手术上。但我认为,患教科普是对临床很好的补充,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预防比治疗更有意义。我会一直在患教科普的道路上奋力前行!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同仁能参与到医学科普当中来,相信让患者受益,百姓健康,是我们医者一致的追求!
医院:医院科室:普通外科职称:副主任医师/教授擅长:肝癌、肝包虫、肝血管瘤、肝脓肿,肝囊肿,腹腔包块、胆结石、胆道肿瘤、静脉曲张及门静脉高压症诊治医生微站点击“阅读原文”即可了解微医平台科普文章发布指南。
白癜风饮食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那家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