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病例手术后病理结果为幼年型毛细血管瘤。大家猜到了吗?发生于腮腺内的血管瘤在临床中十分少见。本病例初期临床考虑为急性腮腺炎可能性大,于是进行抗病毒及抗炎治疗,但发现肿块大小未见明显改变,后期检查中扩大扫查范围发现腮腺内肿块的边界,结合患儿病史,考虑为腮腺内占位性病变的可能。今天和大家分享什么是腮腺内血管瘤,与急性腮腺炎如何进行鉴别。
什么是血管瘤?
血管瘤是指发生于血管组织的一种良性肿瘤,是由于血管组织的错构,瘤样增生而形成。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其中原发性占75%,继发性25%左右。原发性即先天性是由人体胚胎期血管网增生而形成,出生时即有,血管瘤较小时可无症状。继发性多数在婴儿期出现,少数在成年期发现,病因尚不清楚。
发生部位:
血管瘤可发生于身体各部位,长在颜面及四肢暴露部位,可以影响容貌。不同程度地压迫、破坏周围组织器官的功能和形态,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有的可以反复出血、感染,极少数人会产生恶变,甚至危及生命。
如何鉴别急性腮腺炎与腮腺内血管瘤?
1、病史及体征
(1)发病年龄:腮腺内血管瘤好发于新生儿及婴幼儿,急性腮腺炎好发于学龄期儿童。
(2)病变局部:急性腮腺炎具有典型“红、肿、热、痛”临床表现,腮腺血管瘤不伴上述体征。
(3)肿块触感:急性腮腺炎腮腺肿大、质硬、无明显边界;腮腺内血管瘤触感质韧、边界清晰。
(4)肿块周围淋巴结:急性腮腺炎常并发颈部淋巴结肿大,腮腺内血管瘤很少发生。
(5)治疗后形态变化:急性腮腺炎抗炎治疗后肿大腮腺形态恢复正常,腮腺内血管瘤抗炎治疗后无明显变化。
2、超声图像特鉴别
(1)急性腮腺炎:腮腺呈弥漫性增大,边缘清晰或模糊,稍增强,回声稍弱或呈等回声、高回声,伴腮腺内或颈部淋巴结肿大。
(2)腮腺内血管瘤:多数单发,形态不规则,内部呈混合低回声,不均匀,部分可见包膜反射光带,边界清晰,内有不规则光带或无回声,血流信号可呈点状、条状。
-----------------------------------------------------------------------------------------
尊重知识产权,其它公众平台转载请注明出处
(黄翠青整理发布)
点击右上角您可以进行如下操作分享此文:
1、和朋友们分享此文;
2、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3、将文章分享到腾讯微博;
4、点击“历史消息”即可查看以往发送的资讯文章;
您还可以扫描西宁好的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医院的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