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疗效 http://m.39.net/pf/a_7279415.html
他们,都有一副勤劳的双手
却长期挣扎在贫困线下
他们,都有一个致富的梦想
却成为医疗救助的“边缘”痛点
疾病的折磨,贫穷的困扰
给他们的生活带去阴霾
也刺痛着我们的良知
年6月19日
荆门市健康扶贫补充医疗救助基金募捐活动,为他们注入更多力量!
王先裕:俩儿子均患重病农村家庭不堪重负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的血管畸形。而家住漳河新区漳河镇佘楼村王先裕一家,两个儿子均患上这种病,为了给两个孩子治病,夫妻俩陆陆续续花费了20多万元,这对于世世代代务农的家庭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医生说,大儿子后续通过手术,有治愈的可能,小儿子目前继续接受治疗,不停药停针,病情也能得到控制。而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有高额治疗费用的基础之上,而这笔医疗费却成为挽救两个儿子生命难以逾越的鸿沟。
手心手背都是肉,夫妻俩无法取舍,可是再拿不出钱来,两个儿子可能一个也留不住。
王次平:坚强战胜病魔乐观面对人生
王次平今年38岁,是南水北调丹江口移民。年9月,举家从丹江口市习家店镇封沟村搬迁到屈家岭管理区罗汉寺办事处朱家台村。然而,好景不长。年5月,王次平经常感冒发烧,咳嗽不止,有时还会咳出血丝。
医院一查,结果把自己都吓到了:急性髓系白血病M1型。通过近一年的治疗,王次平的治疗费也不小,不但花光了所有积蓄,还把自己的房子也卖了治病。
王次平妻子徐红丽:““就目前的经济来说,不知道还能撑多久,希望能通过各种方法,或者社会的帮助,能帮助我们度过这个难关。我只希望他快点好,快点站起来,最起码这个家还是完整的家。”
杨錕:我与克罗恩“战斗”的这五年
5月30日,东宝区石桥驿镇廖坪村村民杨錕再次背上行囊踏上武汉的列车。在他的记忆中,这是自患病以来第33次远行。
今年35岁的杨锟,显得非常清瘦,罕见的克罗恩病把他折磨得精疲力尽。为了治病,年,杨錕结束了生意,踏上了求医之路。然而辗转荆门、医院后,病情还是没有得到控制,直到年确诊,他得了罕见的“克罗恩病”。
目前,世界上对克罗恩病没有根治的方法,唯有通过药物来抑制肠道溃疡,而这种产自瑞士的针剂,价格不菲。每两个月,杨錕必须到武汉注射一次类克针。几年下来,治疗费高达五十多万元,多年来积攒的家业消耗一空。
马南村:因病致贫仍是脱贫攻坚难点
家住钟祥市柴湖镇马南村的王金明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年,妻子孙爱华突发脑梗死。让这个家庭一下子跌入谷底。三年来,王金明为了给妻子看病,已经花去三十多万元。目前孙爱华每月要花去八百元左右的门诊费,已经快让这个家庭揭不开锅,好多人看到他们一家人,都选择绕道。
这只是马南村的其中一家,像王金明家这种因病致贫的情况还有很多。
马南村支部书记、主任王景涛告诉记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绕不开的“一个结”。目前村里有共贫困户户,人,其中因病致贫的就有五十八户,占全村贫困户的55.2%。
谢志祥:屋漏偏逢连夜雨
年谢志祥妻子周本珍的一场交通事故,使这个家庭开始走下坡路。妻子的三次手术,不但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了不少外债。妻子倒下,导致女儿精神失常,儿子不得已选择外出打工。而医院接受着保守治疗,通过引流袋将胆汁排出体外。
为了给大哥治病,谢志祥几兄弟已经花去八万多元,医生告诉他们,要想治愈谢志祥的病,必须进行胆管手术,而这笔花费至少在二十万元以上。兄弟们表示,无论多困难,他们都要为大哥筹集到手术费,毕竟大哥在,家就在,大哥不在了,这个家也就倒了。
这些“因病致贫”的贫困人口和贫困村特殊困难人口,他们长期饱受病魔的折磨,需要社会各界伸出援手,帮他们一把,这样才能让他们在小康路上都不掉队。
为了点亮他们的希望之灯,市委市政府决定设立健康扶贫补充医疗救助基金。市“四大家”领导带头捐款,全市企业家、干部职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响应、慷慨解囊。在6月19日举行的荆门市健康扶贫补充医疗救助基金募捐活动现场,市慈善总会共收到各类善款.93万元。
据了解,本次活动募捐的资金,将全部注入荆门市健康扶贫补充医疗救助基金,真正做到专款专用、善款善用。我市将制定基金管理办法,建立阳光透明的基金管理使用机制,切实加强对基金的监管,确保每一笔善款都用到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身上。
昨日本台对此次捐赠活动进行了电视、网络同步直播。
重播时间为:
新闻频道:6月20日15:15
公共频道:6月20日22:20
教育频道:6月21日22:35
网络也可观看视频回放:
点击图片观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