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我该拿你这么办

时间:2021-3-16 19:35:37 来源:腮腺血管瘤

对于婴幼儿面部或身上的红色斑疹或斑块,大家一定不陌生,是的,这就是我们俗称的“红胎记”。我们前期的科普已经跟大家做了简单的介绍,也跟大家推荐了我们科血管瘤的治疗利器——双波长染料激光。那么针对血管瘤,还有什么其它办法么?网上的内容千奇百怪,临床指南对非医学小伙伴们难度又太高。今天,小编就来帮你梳理一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简单版的血管瘤临床指南。

儿童血管瘤,一般于出生后1周左右出现,前6个月为早期增殖期,瘤体可迅速增殖。6-9个月进入晚期增殖期,增殖速度会逐渐变慢。在患儿1岁左右,血管瘤开始进入消退期,在患儿7岁时,近70%的血管瘤瘤体可自行消退。但部分未经治疗的血管瘤消退后会留有瘢痕、萎缩、脱色素、毛细血管扩张和皮肤松弛等改变。因此,我们目前的观点认为——现代医疗手段成熟有效,不能因为等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那么治疗方法都有哪些呢?小编现在就给大家一一罗列出来。

1.局部外用药物

(1)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软膏、噻吗洛尔乳膏等。每天2-4次,持续3-6个月。副作用:发红、蜕皮等局部不良反应。

(2)5%咪喹莫特:隔日睡前涂抹一次,疗程16周。副作用:红斑、结痂、有可能引起瘢痕。

2.局部注射药物

(1)糖皮质激素:适用于早期、局限性、明显凸起的血管瘤。副作用:有引起动脉栓塞的风险。

(2)博来霉素:糖皮质激素效果不好时可使用。副作用:过度可引起注射部位发育迟缓。

3.口服药物

(1)普萘洛尔:用药前需对患儿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心电图、心脏彩超、血糖、胸片等等,并需对患儿服药情况进行监测。3-4周复诊一次,服药疗程通常会超过1年。

(2)糖皮质激素:同样需要长期监测,用药期间可能对身高、体重、血压有暂时性的影响。

4.外科手术

手术治疗主要针对瘤体部位特殊、瘤体较大及较深的患者。

5.光学治疗

如强脉冲光子治疗、双波长染料激光、光动力治疗等。像我们之前科普中所提到的那样,对于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的患儿,往往经过4-7次的治疗后,“红胎记”病灶的消除会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也少去了家长为娃儿用药的“持久战”,且治疗后出现的副反应比较少见。目前这些光学治疗用于儿童血管性疾病治疗已在临床广泛使用,其治疗效果也得到医生及患者的认可。

美丽-

周一至周五8:00-16:30,周末8:00-12:00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lvm.com/hbyx/12162.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