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的超声造影表现

时间:2019-3-2 15:59:33 来源:腮腺血管瘤

肝血管瘤的超声造影表现

全医通陈娟编辑整理

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确诊后多只需临床随访,与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案有着根本的区别。超声是肝血管瘤最常用的检查手段,但60%-80%的病例常规超声声像图表现缺乏特征性,定性诊断较难,尤其是合并有其他弥漫性肝病和恶性肿瘤病史的复杂病例,定性诊断更为不易。

超声造影剂(UCA)是一种血池示踪剂,克服了传统B型和彩色或能量多普勒超声的局限性,并且能够显示实质组织的微血管结构。依靠造影剂和特定的增强模式,可以显示动态的病变增强类型,有利于对血管瘤的定性诊断。超声造影在肝脏方面的应用已日趋成熟。

肝组织接受双重血供(肝动脉25%-30%,门静脉70%-75%),在超声造影过程中我们可以见到三个相互重叠的阶段:动脉相、门脉相、延迟相,如表1。

表1肝脏超声造影时相

血管相

开始

结束

动脉相

10-20s

25-35s

门脉相

30-45s

s

延迟相

>s

微泡消失(>-s)

肝脏血管瘤典型增强模式为:动脉期及门脉期边缘结节状增强并逐渐向内充填式增强,延迟期呈强回声或等回声。

图1、2、3为一例典型的肝血管瘤各血管时相超声造影表现

图1造影剂注入后17s,血管时相为动脉期,呈边缘环状增强。

图2造影剂注入后34s,血管时相为门脉期,造影剂逐渐向内充填,并完全填充,呈高增强

图3造影剂注入后s,血管时相为延迟期,较周围肝组织高增强,造影剂滞留较久。

图4为另两例肝血管瘤动脉期环状增强,之后造影剂逐渐向内充填。

超声造影对血管瘤的诊断率较高,对常规超声不能确诊的血管瘤多数可作出明确诊断,实时超声造影检查为临床提供了一个方便而且安全有效的诊断手段。









































北京中科白颠疯曝光
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lvm.com/hbyx/10089.html
热点排行
血管瘤的疾病分类

血管瘤最为一种比较常见的先天性疾病。我们应该对它要有着了解,血管瘤病种里……【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相关导读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